过刊目录

  • 1993年 第3期
    出版日期:1993-03-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余伟民
    1993(3):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本质上是落后国家运用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进程,而关于这一历史运动的理论意识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理论的落后意味着实践的盲目,而理论落后的根源则在于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政治上的功利取舍经典作家的理论遗产,从而窒息了许多富有生机的思想源泉,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索就是一个长期遭到忽略和曲解,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
  • 论文
    葛寿昌
    1993(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产品经济的保障与就业高度重合、国家包下来“赐予式”的模式。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所提出的六项扣除理论,即社会保障属于第六项扣除——“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上述理论是以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为基础的。而我国当前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原有的社会保障理论必须突破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是利
  • 论文
    于海
    1993(3):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或其它原因丧失、中断劳动能力时向其提供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制度的安排。社会保障首要的职能是救助,其原则就是人道原则,即古人所云“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王道政治。其次,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机制,因为没有一个社会的稳定可以建立在其成员生计无望的基础上。再次,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其作用是,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质
  • 论文
    陆震
    1993(3):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在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进行的理论设计中,需要研究取向原则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引起重视: (一)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将人当作目的,它应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最根本的指归。不以人道主义为内涵的社会保障体系,决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得其反,会蜕演为压抑乃至践踏人性的荒谬之举,这方面的教训可以举出许多。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中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就是要在保障项目的设置、保障资金的筹集与支付、保障物质设施的置备、保障服务人员的培训以及保障服务的提供等各个方
  • 论文
    沈关宝
    1993(3):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都使用工具以运用资源来谋求生存。如果出现资源的严重短缺(如乡村的人多地少)、工具的极度匮乏(如基本生产资料不足)以及生命历程中的突发事件(如人体的受伤疾病等)时,均需要社会作出结构性的安排,有一个制度体系给予保证。因此,所谓的社会保障,从广义上说,就是人们生活中的保险、救助和服务。由这一观点出发,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当首先考察我们这个社会的传统与现实。
  • 论文
    陈克艰
    1993(3):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在计划体制下,企业本身属于国家,企业给予职工的医疗劳保和退休工资,可以等同于社会保障。但在市场体制下,企业成了产权界限分明、主要追求赢利的经济主体,企业与社会(政府是它的代表)之间就有了明确的界划,此时企业的劳保和退休金制度(不管改成什么样子)再也不是社会保障的意思了,职工个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也不是社会保障的意思,因为保险公司属于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社会保障只能是政府行为,只能是政府办的公共事务,只能是一个以政府为依托的大盘子。其次,这个大盘子还必须是统一的,按照统一的标准向社会公众提供保障。它的来源不外乎税收,效益不同的企业对它的贡献大小当然不同,但一旦进入这个大盘子,就属于全社会所有,公众从之受益的权利应是平等的;致于效益好的企业内部有更好的劳保和退休待遇等,那是另一
  • 论文
    程念祺
    1993(3):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冲突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可供操作的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的制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西方所谓的“福利国家”,就是国家把社会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尽管这些“福利国家”目前暴露出种种弊端,但这些弊端是能够通过具体政策措施的调整和改变而消除的。至于国家把社会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这一原则本身是不错的,因为它有效地平衡了社会的利益冲突,使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长期的稳定和发展中。凡事都应“先立其大”。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增强执政党的执政意识,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期执政地位,必
  • 论文
    陈如凤
    1993(3):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中数额庞大、影响深远的一项基金,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建立和管理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一个核心问题。养老保险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和劳动政策,必须有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为后盾;养老保险各项名目繁多的开支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基金制度来保障。而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引起养老金贬值,威胁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保护老年人社会保障待遇的购买力,已发展为社会迫切要求,也是当地群众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 论文
    吴铎
    1993(3):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无论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来看,都势在必行。改革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根据政府、单位、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原则,个人养老保脸费由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退休统筹费中相应提取的养老保险费两部分组成。两者累计储存的总数,便是计算退休职工养老金数额的依据。这个累计总数显然不可能考虑职工实际领取
  • 论文
    郭金蓉
    1993(3):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纺织业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并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传统工业,由于其具有早熟、早贡献、早衰及女职工比例高等特点,目前产生了老企业多,老工人多,女职工多的现象,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一、职工收入偏低,下岗女职工缺乏承受能力从初步调查看,我局57%的职工的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相当一部分职工收入在200元以下。据我们对本局17家公司(集团)下岗职工情况摸底调查,女职工占总职工
  • 论文
    秦维宪
    1993(3):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当中国的改革正以狂飚突进的姿态,向体制转换的纵深进军之际,我们辽阔的疆域上,涌出了举世罕见的白发浪潮! 2000年已在招手,共和国即将进入沉重的老年型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到了中央决策层面前:要不要改革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几十年相延成习的养老保险制度? 严峻的社会问题警策我们,不改没有出路。旧体制下的弊端 1949年10月,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从此结束了城镇职工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的苦难岁月。
  • 论文
    周敦仁
    1993(3):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美国社会历来强调个人权利也强调个人责任,因而美国人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承担着很大的个人责任。美国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其具体情况很复杂,细节很丰富,这里只能够就几方面说一个大概。美国人的退休保障资金是由政府、私营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大体采用基金制或年金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公私雇主提供,可称之为“雇员福利基金”,这部分是政府通过法令保障的公私雇员应享有的福利。一类是雇员自己
  • 论文
    李国荣
    1993(3):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伴随我国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但是,我们要看到,在私营经济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特别是有一些同志仍然从“左”的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出发,把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仅仅看作是加以“利用”的“权宜之计”。因此,用生产力标准分析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寻求新的认识和理论支点,是当前私营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最后向更高形态过渡的生命历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
  • 论文
    陈宝荣
    1993(3):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我国的私营经济,在1955年之前,党和国家采取的方针是允许存在和发展。1953年6月,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在10年至15年或者更多的一些时间内,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遗憾的是,1955年加快了“对私改造”的进程,同年11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到1956年底,私营经济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消失了。然而20年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私营经济又重新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1988年4月,“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条文载入宪法。同年6月,国务院颁布《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私营企业合法权利和利益。我国的
  • 论文
    钱人凡
    1993(3):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也适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纵观这几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表象上来说,这项工作在广大企业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没有走出“自我循环”、“自我服务”、“自我检验”的圈子,仍然存在着由于与企业经济工作相脱离而形成的“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方面尚未摆脱左的羁绊,尤其是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内容等问题的认识上,依旧保留着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里形成的一些传统
  • 论文
    张小路
    1993(3):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1925至1928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国民革命风起云涌,反帝斗争空前高涨,国共合作又分裂,北洋军阀的统治归于覆灭,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事件。这不仅是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亦是中外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阶段。特别是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拟结合中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主要是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关系)作一客观的考察和恰当的评价。
  • 论文
    叶江
    1993(3):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长期以来,国内世界史学界对30年代英国绥靖政策的研究十分注重,争论相当激烈。英国绥靖政策的对苏意向,即英国的对德绥靖是否为联合或促使纳粹进攻苏联的“祸水东引”政策则是争论的中心,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见解。但是,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都存在着过多使用二、三手材料而利用原始资料不足的缺陷。本文拟从30年代英国内阁会议记录、送交内阁的有关备忘录和英国外交部文件等原始档案材料着手,全面剖析1935至1938年英国对德绥靖中的对苏政策,以期有裨于解决史学界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一 1934年2月28日英国内阁防务需求委员会提出报告认为,远东没有迫在眉睫的危
  • 论文
    齐卫平
    1993(3):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提出以后,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的研究成为热点,这方面的著作竞相出版。钟家栋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社会主义之路》(以下简称《理想与现实》)一书可算是一部力作,它不仅格局新颖,文字隽永,可读性强,而且还以“理想篇”与“现实篇”的纵横衔接交呈的写法,有机地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融汇贯通,启迪人们思考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我以为这部著作有以下的一些特色。第一,寓思想性于可读性之中。时代在发
  • 论文
    唐振常
    1993(3):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中国工人运动在全世界工人运动中具有特色,而上海工人运动则是中国工人运动最重要的典型。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工人阶级队伍最集中,力量最强大,斗争性最强,其所经历,反复曲折;其所创获,多彩多姿。写作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科学地论述解放前上海工人运动的专史,大有益于当今与后世,亦可填补历史研究领域中一项空白。由沈以行、姜沛南、郑庆声主编,辽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