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生产工具变革对于人自身再生产影响的角度看,当代人生命活动中所发生的正是一种“形象的异化”。虽然它表面上与经济学哲学意义上所发生的“劳动异化”不同,不像后者那样痛苦、悲惨;但就其实质是人丧失自身、丧失其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质,是人变成与其自身相敌对的、异己的存在物这一方面,两者却是殊途同归的。关于形象异化,一言以蔽之,即在画面上消费得越多,在生活中就享受的越少;人们创造了画面,却使自身变得畸形;他奉献、凝聚在形象世界中的劳动越多,他们生命本身就更加匮乏与无力。
关键词:
刘士林. 另类“启蒙”——电子传播技术中的形象异化[J]. 探索与争鸣, 2005(2):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