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0年 第9期
    出版日期:2010-09-01
      

    论文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权衡
    2010(9):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直被世界称之为"增长的速度奇迹"。但是只有速度的增长奇迹,并不等于公平型共享型的增长。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质上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的缩影。当前的收入差距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威胁到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消除分配不公,改善分配关系,推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实现真正的中国经济奇迹。
  • 论文
    董保华
    2010(9): 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低工资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40%~60%,作为一个通用的国际标准被一再提及。这种提法的出现与我国1993年、2004年公布的两个最低工资规定有关。在10年间,最低工资标准、社会平均工资两个口径的逆向演变,使得至2004年,这一提法已经较难验证。在对统计口径作初步调整的基础上,可以看到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资水平其实已经不低。从保护劳动者的实际利益出发,当今中国统一最低工资口径或许比提高标准更加紧迫。
  • 2010(9):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论文
    陈锡喜
    2010(9):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主观原因主要是斯大林为其社会主义模式的合理性作辩护所构造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是把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线性"的"铁的规律",从而把由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苏联模式的体制特征,当作由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是"物质运动"规律决定了人类历史规律。
  • 论文
    张喜德
    2010(9):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成果。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共产国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为共产国际由"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策略转变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实践依据;共产国际由"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策略转变,又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组织保障。弄清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与共产国际"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策略转变思想的辩证关系,对科学认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公正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功过是非,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 论文
    袁兴金
    2010(9):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评价新世纪文学的价值,我们不仅要考察新世纪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和文学传播的新变,更要仔细辨析和深刻领会新世纪文学内在精神维度的变化。如果忽视文学内在本质性的诉求,而以作品创作数量的繁荣、文学版图的扩张代替文学内在价值的判断,我们就可能本末倒置并错过对新世纪文学价值的真实认知。
  • 论文
    曹沛霖|杜欢
    2010(9):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中国政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弊端的分析,至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制度问题的重视,是这篇讲话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制度建设是走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由之路,应当在比较各国政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制度评价的标准要立足于人权、国权和政权三者的关系。制度建设与创新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走上科学之路的关键所在。
  • 论文
    张爱军
    2010(9):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战略步骤不明确、战术不明确、缺少动力源、启动机制缓慢、缺少制衡机制、知识分子的求新癖与超越癖模糊了方向、缺少民众的支持、缺少公民文化的支撑,以及体制内部人决断能力不足等。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甚至成为经济扭曲变形、政治民主难以推进、文化大国虚化、社会活力不足、道德滑坡的总病根。政治体制改革只有以宪法为底线、以民主为原则、以维权为重点、以构建公民社会为基础、以官员财产申报等为重要内容,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
  • 论文
    沈关宝|李耀锋
    2010(9):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社会认知和角色认同是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核心内容,前者是其信息筛选和加工机制,后者是其建构和推动机制。调研发现:失地农民更看重实在的利益、轻视土地的价值;他们通过与周围城市居民和未征地农民的比较评判自己的生存状态,今昔生活的反差增加了他们认知的不协调。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受到教育程度、年龄、原市民的态度等因素影响,存在混乱不清的状况。为此建议,在个体层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和素质培训;在社会关系层面,发展和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强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等实际支持。
  • 论文
    陆道平|钟伟军
    2010(9):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本来应该基于农民自由、自愿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却经常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性流转行为,这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机制来约束土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强制行为。
  • 论文
    刘成纪
    2010(9):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内围绕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名人故里)的争夺日趋激烈。表面看来,这主要源自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但本质上却促动了一种新历史哲学的形成。文化遗产的真伪之辨涉及如何重新界定历史的本质,公众对这场争论的参与涉及公共经验如何重组历史的真实,地方政府对历史遗迹的景观再造则涉及如何拓展历史的价值。这场争夺彰显了历史作为实体的虚无性,以及历史真相作为公众共识的世俗性。历史古迹的经济化和景观化使历史成为消费品,但却依然没有背离历史作为价值存在的传统。在此,陷入古迹的真伪之辨是难有结论也是缺乏意义的,藉此只可能弄清现代价值如何进入并重构了历史。
  • 论文
    胡伟希
    2010(9):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人文学科经典文本的意义获得是因为阅读者的主体境界与经典文本的境界会发生"交融"。"境界交融"的发生谓之"通感",它基于"道通为一"的宇宙终极原理以及人类普遍具有的共通感。在人文学科经典文本的阅读中,"境界交融"既体现为人文知识的获得与增进,同时又是一种道德精神品格的涵容与净化过程。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经典研习,都是一个追求道问学与尊德性相统一的过程。
  • 论文
    罗本琦|方国根
    2010(9):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和谐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这一文化精神的实现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原则,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以"礼"、"义"之用为实践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这一文化精神实现的核心机理。
  • 论文
    陈学飞
    2010(9):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实际存在着行政化管理的理念和制度。能否逐步去除行政化,关键在于政府的决策和作为。《规划纲要》设计的蓝图和路径如果能够得以落实,现代大学与政府、社会的良性关系就会建立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局面就会出现,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就有可能早日实现。
  • 论文
    陈昌贵|季飞
    2010(9):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大学"去行政化"实质就是要对现行的大学制度进行变迁。目前,大学"去行政化"的主体尚未形成,"去行政化"的制度装置还未出现。变迁方式上,根据成本收益分析,虽然现实中存在大学"去行政化"的动机和力量,但是力量还不够强大,也就是有"去行政化"的动机而无"去行政化"的力量。潜在的制度需求虽然能够变成现实的制度需求,但潜在的制度供给却不能变成现实的制度供给。由此可见,大学"去行政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尝试与试验。
  • 论文
    徐聪颖|刘金源
    2010(9):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19世纪中后叶,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对英国的劳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劳资之间暴力对抗逐渐减少,转而通过集体谈判制来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以构建一种相对和谐的劳资关系。集体谈判制的兴起,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缓和了一度紧张的劳资关系,构建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 论文
    刘汶蓉
    2010(9):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探讨俄罗斯的国民认同,就是要理解俄罗斯民众对俄罗斯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具有什么样的集体认知和内在诉求,其背后是理解俄罗斯社会的价值体系的问题。俄罗斯社会转型后国民认同的失落和再造,与最初脱离本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的基础,以及此后恢复威权主义传统和强国意识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