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 ›› 2012, Vol. 1 ›› Issue (11): 3-.
• 论文 • 下一篇
俞吾全
出版日期:
发布日期:
Online:
Published:
摘要: 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主要是沿着思想、历史和语言这三个维度而展开的,而这一批判对哲学家们提出的根本要求是: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批判在当代哲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批判, 思想, 历史, 语言
俞吾全. 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J]. 探索与争鸣, 2012(11): 3-.
链接本文: https://www.tsyzm.com/CN/Y2012/V1/I11/3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与构建——金融史视野下的“无危机增长”之谜[J]. 探索与争鸣, 2024, 1(6): 58-69.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十)|“近乎平均值的文学理解”与文学的读法[J]. 探索与争鸣, 2024, 1(6): 159-165.
“去增长的经济”——从生态批判到政治批判[J]. 探索与争鸣, 2024, 1(3): 82-89.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八)·|“思想”如何成为“文学”的内在构成——对百年文学思想史路径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 2024, 1(1): 53-60.
·法治中国的基础范畴与理论研究·|司法“实用主义”思潮否证——以法律语言的意义问题为主线[J]. 探索与争鸣, 2024, 1(1): 61-72.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人机逆转、叙事僵死与无事实时代——生成式革命的影响与危机[J]. 探索与争鸣, 2024, 1(1): 150-164.
从历史还原寻找现代文学学科创新的突破口[J]. 探索与争鸣, 2023, 1(9): 70-83.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四)·|“历史化”实乃“未来化”——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范式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 2023, 1(9): 159-166.
中国式的“语言学转向”——清代今古文经学的哲学实质及其意义再探[J]. 探索与争鸣, 2023, 1(8): 83-95.
机器语言批判[J]. 探索与争鸣, 2023, 1(6):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