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第6期
    出版日期:2012-06-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夏禹龙|戴雪梅
    2012(6):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化是以建立现代社会为目标的世界性历史进程。现代社会具有市场经济和资本、民主政治和法治、公民社会和自治的共同特征。而现代化的实现则具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径和两种制度形态。实现现代化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两个重大的命题,但两者实现的先后次序及其过程,却因东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的差异而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现代化的特色之路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使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特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论文
    王岳川
    2012(6):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崛起在世界文明中越重要,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话语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中国文化不仅是东方的,而且正在成为世界的。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有其自身文化立场,并进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众多思想家的互动形成大国文化身份的价值认同。文化创新对强国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交往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将在坚持"发现东方、回归经典、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文化自我更新,进而走向绿色生态文化,知识创生文化。
  • 论文
    郭强|张学良|高帆|刘志彪|周宇|孔令丞
    2012(6):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王家范
    2012(6):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孙皓晖颂"秦(始皇)"、尊"法"、批"儒"的"历史意识",并不满足于小说、电视的扩张,更要把它架设成"国家话语权"与"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化的方式塑造"民族新灵魂"。既已散布于"公共空间",就必须为之诘问辨析:孙氏的"文明史"主旨是否符合史实,有多少曲解与偏颇?他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建设与公民意识的培养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本"《祭秦论》批驳"专题系列主要是写给中学老师的,以史实辨证为主,引伸到历史观与史学方法论。因为孙氏之论的危害,涉及到治学方法与思想偏向。激进的"文革"思维幽灵仍在游荡,史学工作者有义务为不熟悉那段历史的青年教师与中学生做些力能所及的醒世提示。
  • 论文
    陈新光|鲍宗豪
    2012(6):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推动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人类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严峻挑战。贝克和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解释不了当今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问题,以"资本"为灵魂的资本主义更无法解决世界社会风险问题。以"后现代"为研究视域,以结构性风险、阶层性风险和价值观多元化风险为三维视角,有助于深入探索后现代中国社会风险的特征、成因及其防范,加强后现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风险理论的构建。
  • 论文
    沈宝祥
    2012(6):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实是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仍存在一些弊端,即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列举的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就是政治体制需要改革的硬道理。多年来,我们党对政治体制的改革积极进行探索,设计了不少良方,但还需完善细化,形成全面的可操作的方案,并且要有路线图,要有时间表。我们还要掌握渐进与突进的改革辩证法。不能盲目搞突进,又要在适当时机突进,否则会失去改革机遇。
  • 论文
    陈友华|祝西冰
    2012(6):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律是国家规范与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60多年来,中国婚姻法在调解家庭纠纷、规范家庭秩序上已做出诸多努力,并已形成以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权益等为基础的婚姻制度。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庭领域发生重大变迁,现行婚姻法在家庭建立、家庭维系及家庭解体等方面的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变迁需要,法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从家庭发展视角考虑,婚姻法应从最低结婚年龄、家庭财产分割、离婚手续完善等方面进行调适。?
  • 论文
    陈立旭
    2012(6):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传统社会,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也是世界各国中最不缺伦理道德资源的国家。但中国目前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当前中国道德危机主要还不是发生在"私德"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领域,发生在作为社会公共道德即社会性道德的"公德"领域。历史上中国最不缺乏、最完备的是"私德",而现时代我们最缺的是"公德",人们广泛议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危机事实上是"公德"的危机。中国人过去拥有的"德"与当前中国人所缺的"德",事实上不是同一个"德"。?
  • 论文
    吴理财
    2012(6):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公共文化服务仅仅视作"文化福利"或"文化权利"的要求,有其不足:作为文化福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缺失民众必要的民主参与,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与民众公共文化需求相脱节;在当下,"权利"往往被人工具性使用,如果没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规约,又会成为一种公共性的消解力量,从而与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明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的主旨相背离。公共文化服务从实质上而言既是文化治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治理的一项内容。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十分必要。?
  • 论文
    李久辉|樊民胜
    2012(6):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肖传国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风波已经过去,但其背后生命伦理学所广泛面临的困境却依然存在。干细胞治疗、辅助生育技术等领域的不规范现象,仍在不断挑战生命伦理的底线。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以西方有关生命伦理的法案为样本,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的生命伦理法案,并以此来规范、引导我国医学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 论文
    晏辉
    2012(6):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金生铣
    2012(6):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不平等是教育制度形成的不公正差异,其典型特征是以支配为目的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教育结构。教育不平等是以出身、天赋、才能、家庭、种族、文化背景、学习成绩、人生理想等区隔、歧视、压制、排斥与贬低某一部分人的教育体制及其方式。教育中的不平等主要是环境的不平等,分为社会关系不平等、教育身份不平等、教育资源不平等和教育机会不平等,因为环境不平等是人为的不平等,因此是不正义的。这些不平等对于人创造生活的可行性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制造了巨大的障碍。教育不平等是中国社会之痛。教育正义不能容忍教育不平等,它构成了纠正教育不平等的基本原则。?
  • 论文
    王英津
    2012(6):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普选"是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普选。行政长官普选可能带来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改变、罢免行政长官制度的增设、行政长官政党身份限制的取消,乃至对中央与香港关系提出新挑战。立法会普选可能导致功能组别制度的终结、立法会议员的专职化、分组计票机制的消失、立法会舞台更加重要。"双普选"也可能导致行政和立法的关系发生变化:一是行政主导体制受到冲击,二是两者的紧张关系会有所缓解。"双普选"还将影响香港政党政治:政党舞台扩大,政党角色凸显,政党功能完善,政党立法完备。实行"双普选"之前,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落实一系列措施,确保香港的稳定以及中央与香港关系的和谐。?
  • 论文
    陈丽君
    2012(6):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促进了两地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是对香港或港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因此导致港人对内地人的反感与日俱增并引发港人抗议,最终激起港人与内地人发生冲突。两地融合对香港的负面影响以及两地民间冲突,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港人的国家观念及两地正在开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均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两地民间冲突的原因,包括港人排斥内地制度并害怕在融合过程中被内地制度影响、"自由行"政策推行得过急过快、两地文化与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内地快速发展令港人焦虑、多数港人无法享受到两地融合的好处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创造两地融合的良好条件。?
  • 论文
    张萌萌
    2012(6):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香港地区,强势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政党作用,成为市民代议的主要渠道。认同政治填补了政治发展真空,成为重要的社会分化和凝聚力量。媒体在政治中心和读者市场的压力下,力图构建一种平衡兼顾、相对独立而静态的本地认同。这一媒体化认同成为香港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