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乔根·兰德斯
    2016(10):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理影响并不增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否可行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显然是可能的,然而在实践中却还未观察到这种情况。《增长的极限》并未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该书的三位作者在经济增长是否可能与物理影响日益增长完全割裂开来的问题上,也出现了观点分歧。但是各位作者的确同意全球社会应当减少其每单位消费的生态占用;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全球超过极限,全球社会应当及时这样做。如果人类社会不再执迷于增长,包括人口和经济价值上的增长,那么避免全球超过极限的任务将会简单很多。
  • 本刊特稿
    喻国明
    2016(10):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一个进化力和自组织能力很强的网络文化有机生态的成长而言,尊重规律的规制构建极为重要,其底线是让每一个网络文化的生产者和表达者都拥有一种免于“动辄得咎”的表达自由度。在这条“底线”之上,在互联网逻辑下的舆情生态中,基于共同体的协同作用系统达到动态平衡,而政府则应充当“守夜人”角色,通过制定规则、搭建平台、共营生态,为舆情生态系统中每个主体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与约束。在互联网所构造的新舆情生态中,政府的角色已经不是无所不能的控制者和指挥者,而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将自身作为融入大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理性地放低姿态,从“管理组织”进化到“共建生态”的核心推动者,实现容纳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
  • 本刊特稿
    杨国强
    2016(10): 1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名家访谈
  • 名家访谈
    夏中义, 叶祝弟
    2016(10):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苏力, 郝铁川, 马长山, 季卫东, 郭星华, 易益典, 张善根, 刘正强, 陈柏峰, 李建勇
    2016(10): 3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时事观察
  • 时事观察
    张虎祥, 仇立平
    2016(10):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治理转型的新历史阶段。基于本土语境下对“治理”概念的理解,在近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强国家逻辑、平民主义逻辑与市场逻辑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延续:除晚清民国外,强国家逻辑始终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平民主义逻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市场逻辑则“催生”社会的发育并参与社会治理。三大逻辑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相互形塑,即强国家逻辑主导下的平民主义逻辑和市场逻辑,同时也反向作用于强国家逻辑,平民主义逻辑将会限制市场逻辑的利益扩张,市场逻辑则有可能改变强国家逻辑的表现方式和平民主义逻辑的性质。
  • 时事观察
    吴林隐, 吴毅
    2016(10): 6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政道与治道的角度,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国家建构的趋势、特征与挑战可以发现:1949年之后中国完成了“革命型国家”的政道建构;1978年之后的政道调适与治道变革,又让中国实现了“建设型国家”的再造,其既塑造出改革的成就,也形构出相应的矛盾与不适。只有通过政道与治道的再平衡,逐步实现以社会为中心的国家建构,才能为未来深层次的政治发展创造条件。
  • 时事观察
    刘瑜
    2016(10): 68-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美国历史的和当代的民粹主义,必须首先厘清民主政治和民粹政治的概念分野。我们可以以“多元式民主”和“一元式民主”这组概念来区分民主政治和民粹政治,对精英主义的容纳度是区分二者的一个关键尺度。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就历史而言,美国民主的多元化色彩很强,精英主义成分很显著,因而民粹主义始终是政治支流;但就当代而言,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都在崛起。左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断上升的权利预期与美国政治的“精英主义秘密”之间裂缝越来越大,而右翼民粹主义(尤其是川普现象)的兴起则相当程度上是对“左翼节节胜利、右翼不断败退”这一整体性历史趋势的反弹。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地位的相对变化、文化精英的价值偏见以及近年频发的恐怖袭击则共同促成了今天的川普现象。尽管短期而言,左右两极化未必会危及美国民主的存亡,但长期而言,这一极化趋势的后果则不容乐观。
  • 时事观察
    段德敏
    2016(10):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通过全民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在美国共和党初选中获得多数选票,正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两件事一般被看作是当代英美政治民粹化的象征。绝大多数分析都认为,脱离欧盟对英国国民的长远利益来说其实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特朗普如当选总统对美国整体也不利,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如果这是民粹主义的表现,那么民主和民粹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可以以此为契机分析现代民主政治的若干重要特征和机理。
  • 时事观察
    郑维伟
    2016(10):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粹主义是转型社会的特殊现象,是代议机构运转失灵与参与型政治文化缺失的产物。从政治理论角度看,民族与民主是现代国家的两大支点。民族主义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必要条件,成熟的民主制度有利于约束民族主义的狭隘性格,不应将民族主义等同于民粹主义。多数人的暴政是民主社会的正常现象,将民粹等同于多数人的暴政是不恰当的。因此,民粹主义概念有特定的适用性和解释限度,不宜标签化和扩大化,成为污名化民众抗争行为的概念工具。驯化民粹主义应以法治的方式,完善、改进与创新具体制度,保障公民权利,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民间社会。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郁建兴, 陈可鉴
    2016(10): 8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贫富差距再次拉大的现象,不平等问题已成为当今学界热议的话题。然而,在这场讨论中,慈善与不平等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这或许是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慈善是再分配的和救济性的,因而慈善事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不平等的减少。实际上,不同的慈善行为对不平等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资助在内的制度设计也会对慈善和不平等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慈善市场化以及非营利与营利之间的边界模糊使得慈善与不平等的关系更加复杂。因此,慈善并不必然减少不平等,它可能无视不平等的现状,甚至成为不平等加剧的原因。
  • 学术争鸣
    易承志
    2016(10):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是各种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构成,将城市的本质单纯地理解为提供公共服务或优质公共服务是不够准确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当实现均等化,而其他地方性公共服务的城乡供给可以有一定的差异。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思路,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是需要坚持和完善的。
  • 学术争鸣
    相凤
    2016(10):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拆墙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空间物理功能的转换,即相对私域的小区空间转变为公共交通空间。空间是物理意义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小区空间的人文意味应当如何安放?建构小区的人文意味,实质上是对以“里仁为美”的人文空间的关注和提倡。空间正义的分析对象限于公共社会资源在空间中的分配公正问题,而“里仁为美”的空间拥有更广的理论适用范围,能够打破私域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离状态。强调空间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对于推广街区制的政策意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学术争鸣
    崔斌
    2016(10):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谣言的散布和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也会导致社会信任危机,造成社会公德破坏、社会价值迷失,以及精神困顿等伦理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谣言亦具有正面效应。网络谣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弱势群体展示自身生存状态、表达对自身处境不满的舆论工具,它在某些时候也具有心理抚慰的功能。将网络谣言理解成为一种社会资本,是抑制其负面影响,发挥其社会协调功能的有效手段。
  • 经济改革
  • 经济改革
    王剑锋
    2016(10):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语境下重新梳理金融创新范畴,是推动模仿型金融创新“中国化”的核心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关注金融市场的两个特征:一是长期以来社会征信基础设施不足,二是中央集权型监管体系的金融监管能力相对不足。一项成功的模仿型金融创新必须满足两条标准:在战略方向层面,创新应该蕴含了社会福利的增加;在落实层面,创新必须高度重视中外金融市场在关键制度要素上的差异,充分考虑本国监管能力和投资者先验信念的不同。对相关创新内容的选择,应在紧扣本国国情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福利增加意义上的纳什均衡改进。监管部门应承认中国式P2P的历史合理性,并为将来的转型创造条件。
  • 经济改革
    陶士贵
    2016(10):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能仅局限于机构的调整与优化。随着我国金融双向开放战略的确立,需要厘清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两类主要矛盾:原有的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的矛盾,未来可能进一步激化的新矛盾。前者主要包括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矛盾、系统性金融风险要求风险分散与风险日趋集中之间的矛盾、监管分离与央行“最后贷款人”集中之间的矛盾。后者主要包括本外币一体化趋势与本外币监管分离之间的矛盾、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之间的矛盾、金融的互联网化与金融监管思维和技术滞后之间的矛盾、金融要素市场化趋势与政府掌控金融资源过于集中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形成的深层之因是:理论滞后;制度惯性;缺乏改革的前瞻性和系统性。金融监管新体制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特色,逐步将外汇管理职能拆分至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金融监管中,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 文化视野
  • 文化视野
    龚群
    2016(10): 11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希望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生活于现实中,但总是怀抱希望而生存。乌托邦和乌托邦精神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同时也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传承。近代以来的乌托邦,尤其是以莫尔为代表的和莫尔身后的同类型的乌托邦,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乌托邦。这类乌托邦是终极理想性的,它把人类的平等放在重心来思考,将废除私有制和实行公有制为基本方案。在他们看来,只要废除私有制,人类就会有真正的繁荣与正义,人类的道德罪恶就可消除。洛克等人提出另一类乌托邦,这类乌托邦可称之为现实性的乌托邦。洛克把重心放在对于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保护上。在洛克看来,只有真正保障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基本权利的国家才是合法的国家。也只有在这样的国家权力保护之下,人民才有自由与幸福。
  • 文化视野
    孙玮, 潘霁
    2016(10): 118-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上海市静安、闸北两区合并引发争议的公共事件并非个案,从大众媒介报道及网络话语来看,这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并区的普遍现象。它体现出中国社会“空间”意识的浮现过程,以及不同群体对于空间意义理解的差异与分歧。中国大城并区引发的空间争夺战,是历史的诗意的文化空间与实用的功能主义的经济空间的碰撞,是大众期盼的行走的城市与政府规划的容器的城市之冲突。这种围绕城市空间的意义竞争和争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议题。大众扎根于亲身的日常生活实践,使新媒体成为在地化的媒介,突出了城区小尺度认同的地方性价值,表达了对于社会多样性的强烈愿望,构成了在当前全球化时代抵抗城市空间均质化的力量。
  • 文化视野
    杨俊蕾
    2016(10):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影《百鸟朝凤》所引发的商业/艺术之争,其实指向影像逻辑中的真实/现实之分。片中由少年与老年视角展开的双重叙事,在差异中显示出关于权力的恋物和现实的压抑、变形。对艺术创作中的老人书写来说,如何直面无压抑的真实自我是世界性的普遍命题。
  • 文化视野
    唐宏峰
    2016(10): 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影《百鸟朝凤》以简单的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框架,谱写了一首传统文化与乡村伦理的挽歌。这种站在都市文明终端抒发的乡愁,是一种时代错位的怀乡病,它恰恰符合在当代华语电影、当下中国文化的表达,乃至后冷战世界中普遍流行的怀旧文化的本质,这才能够解释影片所激起的主流观影热情。乡愁情感结构是现代性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表现这一主题有一个双重窠臼:要么将乡村表演为美好伊甸园,视为对堕落的现代都市文明的拯救;要么将其理解为僵化压抑的封建铁屋子,是启蒙主义演练的对象。无论哪种态度,根本上都是一种二元对立的他者想象,都是乡愁情感的表现形态。尤其在后冷战的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过往的历史被对象化,不同的文化被他者化,成为现在时态的投射对象,并被视为弥补现实缺失的价值。怀旧,不仅是某种个人的病征,而且是我们时代的症状。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汤天轶
    2016(10):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以来,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亚文化深受中国大批青少年的喜爱。鉴于电脑/网络环境对于动漫亚文化在中国受容的特殊重要性,要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发生过程,有必要从网络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一种特殊受众身体和受容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受众在感受动漫之前,先直观感受了电脑世界中“超平面”的构造,应用“化身”使他们获得一个新的“感觉性的身体”,即“Corpus ex machina”(机械-中-身体)。此身体在电脑/网络的“神圣”空间中,接触许多拥有“不可能的脸庞”的他者,融入由界面所代理的身体间性,形成超越论的主观身体群。这一过程重塑了现实世界的感性,促进了对抽象符号与生命想象力的结合,成为日本动漫亚文化的中国受众“活”在他们所爱好“世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