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004-2229 CN 31-1208/C
导航切换
探索与争鸣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沿革
组织架构
期刊荣誉
编辑部成员
学术指导委员会
学界动态
本刊公告
学术活动
读者妙评
精品力作
本刊特稿
学术争鸣
青年论坛
专题聚焦
圆桌笔谈
常设专题
最新专题
探索学人
学术名家
青年新锐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作者注册
投稿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期刊订阅
邮局订阅
邮购本刊
Email Alert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期
出版日期:2016-03-21
本刊特稿
圆桌会议
学术争鸣
时事观察
经济改革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文化视野
史海钩沉
际会风云
青年论坛
全选
|
本刊特稿
Select
本刊特稿
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及建构
王思斌
2016(3):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表现出一定韧性,从经济与社会的互嵌和相互依赖的角度看,经济韧性必须有社会韧性的支持。社会韧性是社会的结构性、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性,是维系社会结构和发展的力量与特性。社会韧性通过社会信心、人们的生存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支持着经济韧性的发展。当然,社会韧性也会发生变化,亟待从包容性增长、加强社会投资、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加强社会心理建设等方面建构社会韧性。
Select
本刊特稿
费孝通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时代性
沈关宝
2016(3): 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费孝通先生的家庭社会学研究,大致可分为1957年前和1978年后两个阶段和三个取向。在婚姻家庭功能研究中,费老首要关注婚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以生育为基础的社会继替功能。费老所提出的“隔代内婚”、“世代参差”等新概念,不仅对观察中国的婚姻家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具有普世价值。在家庭结构研究中,费老比喻夫妇关系是家庭结构的横轴,亲子关系则是家庭结构的纵轴。在中国,亲子关系的纵轴较夫妇关系的横轴重要得多,而农村体制改革正在对家庭结构发挥深刻影响。在家庭比较研究中,费老主要关注中西家庭形态、代际关系、家庭性质的比较,并以此关照中西社会结构的特点,最精彩的论述为费老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这对概念。
圆桌会议
Select
圆桌会议
学术原创、学术评奖与学术共同体建设
2016(3): 1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争鸣
Select
学术争鸣
世界秩序:“重建”抑或“改良”——与赵汀阳先生商榷
徐英瑾
2016(3): 28-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的长文《天下秩序的未来性》中,赵汀阳先生就未来的全球秩序的演化方式,作出了一种系统化的规范性阐述。虽然对于该文所表达的诸多洞见笔者均颇感赞同,但是依然在下述问题上与赵先生有所分歧:第一,在事实性描述的层面上,现存的世界秩序并不是已经糟糕到需要用所谓“失效的世界”这样的标签,予以标识的地步;第二,“一个保证所有人和所有国家都能够受益的世界制度”,也并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天下”目标,因为该目标内在的乌托邦性质本身,就是植根于某些成问题的本体论预设之上。人类的道德演化进程本身,是无法摆脱对于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描述(包括那些带有自然科学色彩的社会科学描述)所给出的路径选择方案的。因此,关于全球伦理的规范性描述,就必须经由“自然主义”这一管道自行注入现实主义的关怀,给出一种更富宽容色彩的现状评估和一种更富改良主义色彩的目标设定。
Select
学术争鸣
王道与民主:评陆台新儒家之争——兼与刘悦笛先生商榷
陈乔见
2016(3): 3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港台新儒家”的继承者李明辉与“大陆新儒家”的中心人物蒋庆之间的争论,主要聚焦点在儒学与民主这一百年老问题。李明辉认为,儒学与民主没有根本性矛盾,儒家也应该接纳民主。蒋庆试图以其“王道政治”否定或超越民主政治,从而表现出原教旨儒学的特色。然而,蒋庆的“王道三重合法性”和“三院制”的设想,却未必尽合原始儒家的义理,亦难适用于现代社会。实际上,儒家王道政治的核心在于民本理念,民主政治是儒家民本理念的内在发展要求。应当承认儒家王道与西式民主各有其弊,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应该是儒学与民主相辅相成而非互相拆台。至于儒学的发展前途,无论是心性儒学、政治儒学,还是情理儒学,抑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儒学,恐都难以独占鳌头。对儒学的复兴与发展应该秉持一种健康的开放的心态。
时事观察
Select
时事观察
虚拟与虚无——技术时代的人类生活
孙周兴
2016(3):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技术时代日益成为虚拟时代,虚拟化而致虚无,虚无使人自由,而以虚无为根的自由让人无法担当。在技术时代,人类生活世界产生巨大的变化。原子弹造成的历史虚无感、生活世界里词与物的萎靡和消逝、货币/金钱的虚拟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心性的虚无化,所有这些现象的根本驱动力是现代技术,正是现代技术以及以之为基础的工商业(资本社会)导致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巨变。今天的人类生活可以概括为三点:普遍同质、质感丧失和判断失据。
Select
时事观察
重新认识“被选举权”
浦兴祖
2016(3):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被选举权”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泛指意义上的“被选举权”,适用于任何选举活动。我国宪法所规定的“被选举权”,适用于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和选举(除国家主席、副主席以外的)各级国家机关相关公职人员。我国选举法所规定的“被选举权”,适用于选举各级人大代表;行使“被选举权”需要更高的参政素质与更强的参政能力,所以应考虑在年龄起点、居住状况、文化教育程度与刑事前科等方面,设置较行使“选举权”更高的资格限定;在我国,“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而非“义务”。对于“被选举权”,既要看到一个“被”字,又要看到一个“权”字。前者表明其具有“被动”、“消极”的一面,后者表明其具有“主动”、“积极”的一面。
Select
时事观察
政治冷漠与积极公民重塑
郭倩倩, 秦龙
2016(3):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冷漠并非反映了一种压制之下的无奈,深层次原因在于大部分民众仍然以狭隘个人利益为主导价值取向,本质上体现为公民意识的淡漠。或者从国民性的角度来说,中国还没有形成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现代性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蔓延,使得个体的角色更加趋向于完全的消费者,而不是公民。公民身份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政治抽象,是个体与政治连通的桥梁。当今政治冷漠的蔓延、公共精神的衰落,凸显了现代公民身份回归和积极公民重塑的紧迫性。培养公民身份认同和价值共识,保证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对于消解民众政治冷漠,促使其积极理性融入公共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经济改革
Select
经济改革
西方世界兴起的全景解读——中西经济崛起的比较研究(上)
瞿商, 邬昶俊
2016(3):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西方世界兴起的研究中,技术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以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等是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但是,西方世界兴起远远不是上述任何一种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上述这些因素耦合的结果。实际上,西方世界的兴起是以其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先进优势建立起对全球的军事优势,并依仗其军事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掠夺。换言之,西方世界的兴起是建立在以暴力的方式掠夺并利用国际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西方世界富裕和东方世界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则完全呈现另一种图景,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以及和平利用国际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中西经济崛起的最大不同之处。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Select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逻辑
高帆
2016(3):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致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具有理论批判、制度分析、系统视角、社会关怀等科学内核,也面临着导源于自身理论建构、时空背景转化、学科竞争态势和理论目标转移的创新使命,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实践不能完全基于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阐释,经济实践与已有理论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特征,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逻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明确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并基于梳理已有理论、比照中国实践、推进逻辑建构、形成学术影响等步骤积极推进。
文化视野
Select
文化视野
文化治理与社群自治——以网络耽美社群为例
杨玲, 徐艳蕊
2016(3):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学界通常将文化治理理解为国家主导的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然而,在共治模式之外,还存在着社群自治模式。网络耽美社群通过构建社群共识、开展舆论监督和仲裁、协商道德准则等多种方式来维护社群的良性发展。网络耽美社群的自治模式,不仅揭示了新媒体时代中国社会日益复杂的权力分配格局,也为当代文化治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另类参考。
Select
文化视野
超级IP制造时代的“玛丽苏式神话”
管雪莲
2016(3):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玛丽苏式神话”成为网文改编中的超级IP,不断地被复制与再生产。玛丽苏式故事之所以能得到广大女性粉丝的拥趸,是因为它触及到现代女性在“成人化”和“社会化”转型中遇到的精神困境问题,并且提供了一套关于自身社会处境的转喻及一些幻想性的解决方案。而其中所建构的关于自我的理想,虽然免不了大众成功学的一些标签,但其精神理念上,却有对启蒙精英主义“主体性”理念的化用。其所宣扬的人生理念对观众或读者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启蒙意义,对当前社会的总体伦理建设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正面指导意义;而其对社会问题的代入部分则给读者提供了感同身受的心灵慰藉。玛丽苏文本的优劣也需要细分,批评的介入会有助于让其中的积极意义分化出来并得到实现。
Select
文化视野
从“穿越”到“穿越指南”:网络文学如何实现内在规范
许苗苗
2016(3):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穿越小说在网络文学中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为规避史实方面的错误,网络作者还会采取“架空”的方式。网络文学挣脱惯性、谋求发展的动力,蕴含在参与者的交互行为中。互动提供了历练的机会,是促使网络文学参与者自我反思、理性自觉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学面临外在规范和内在规范两方面力量的制约。外在规范是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文学经典的榜样,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在规范。从简单的挑错、专题评论帖,到创作具有科普性质的指南著作,其对价值提升的追求逐步超越了单纯的快感,这个过程是网络文学内在规范的体现。
史海钩沉
Select
史海钩沉
宋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李华瑞
2016(3):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宋朝的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饥民和游民;弱势群体,即无人供养的鳏寡孤独者;贫困不能自存者和乞丐。宋代社会保障的基本措施有:官府经营的仓储救助机构;官民互济的社仓;社会救济福利制度及机构。宋代社会保障的特点包括:损有余补不足的社会共济模式;确保社会保障落实到位的抄劄制度;抄劄的作用是为“计口给食”提供直接的依据。宋代的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形成全国规模民变的可能性。
Select
史海钩沉
民生为重:宋代城市的官方医疗救助
陈国灿, 陈雪瑶
2016(3):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宋以后,随着城市发展和市民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官方医疗救助日趋活跃,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救助体制,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宋政府面向城市的医疗救助主要有疾病救治、医药救助和疾疫防治三方面,其救助对象以穷民和贫民为主,在特定情况下也包括普通市民、流动人员等诸多社会群体。与前代相比,宋代城市的官方医疗救助具有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实际效果较为有限。
Select
史海钩沉
政治妥协与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拐点
严泉
2016(3):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国初年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一次短暂的民主转型过程,1913年国会制宪时刻出现政治拐点。虽然《天坛宪法草案》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完成,但是由于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多数激进派议员的不妥协立场,以及宪法草案中“超议会制”政体制度的设计,最终粉碎了袁世凯实现总统制的政治企图。民初政治转型失去北洋集团的支持,转型失败的结局在所难免。从历史经验来看,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政治妥协,特别是制度性妥协决定了民初政治转型的走向。
际会风云
Select
际会风云
基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北极治理机制创新
丁煌, 朱宝林
2016(3): 9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北极的治理理念及其主导下的治理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功能不足,不能很好地解决北极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对北极治理的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在北极形成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新机制,进而优化北极治理。中国作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北极利益攸关者,有责任和义务在北极推广“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实现自己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青年论坛
Select
青年论坛
由民主向革命的转向——1848年之前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一个侧面
徐圣龙
2016(3):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无疑富有较大的争议。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民主并不是处于首要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缺乏对于民主的阐述。通过分析1848年之前马克思的理论著述,也即青年马克思时期,可以看出其存在一个由民主向革命转化的明显轨迹。由一开始从民主与自由来阐释革命思想,到将民主纳入革命的框架之中,民主作为一种革命的内涵得以规定,马克思并没有摒弃民主在其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相反民主得以深化和提升。这一转变来自于马克思将革命作为框架性概念,实现由哲学革命向政治革命的转变。
版权所有 © 《探索与争鸣》杂志社 |
备案号沪ICP备0500883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