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何怀宏
    2017(3): 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美国独立之后:平等自由的扩展与幸福的物化人们对《独立宣言》中楬橥的新的价值观念的反应是有些滞后的,当时的一个异议是将谴责英王奴隶贸易的一段删掉。尽管杰弗逊、华盛顿等独立领袖们从理念上并不赞成奴隶制度,但为了尽量消除分歧,共同面对迫切的独立大计这样重大的政治问题,他们做出了让步。而对像"平等""自由"这样比较抽象的价值原则,当时参加大陆会议的人们反而
  • 本刊特稿
    张一兵
    2017(3): 1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本学中的现代性缘起于从启蒙运动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个基本的质性——同一的总体性。这个特定的知性构架里,是以理性主义、本质主义为它的最重要的逻辑基础。在知识论上,它追逐的是知识的"逼真性"。而所谓后文本学则是以消解基始性、本质论,消解那个凝固的总体性、同一性"内核"为前提的,所以原创性的文本在他们看来实际上是一句空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法论的构架下,如果我们要在科学的平台上进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我们本身在方法论上的自觉是很重要的。弄清在思想史上我们本身的学术研究推进到了什么样的前沿位置,这是进入真实文本学研究最重要的保证。
  •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
    陈晓明, 彭超
    2017(3):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艺术中的幻想因素,几乎是与日俱增,尤其是网络文学的迅猛兴盛,想象力几乎不再受现实逻辑制约,而是以奇幻、玄幻、魔幻的形式,拓展出无比自由的想象空间。奇幻、玄幻与魔幻三个概念虽经常为人们所谈起,但常常被误用和混淆,因此有必要从文学范畴的角度对三个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这种辨析也将我们引入网络文学与传统精英文学如何对话,不同的文学载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分流,主流文学将如何被定义和筛选等深层问题的讨论。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17(3): 3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思潮汹涌。面对国际上不同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国内不同阶层、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思曾经受到热烈追捧的全球化浪潮,质疑全球化的声音和力量愈来愈强。尤其是2016年以来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等,被视为反全球化力量的集中展示。全球化进程受挫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否预示着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已经进入衰退期,或者世界进入了去全球化的通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全球化遭遇挫折,或者说全球化面临着哪些内在矛盾与困境?全球化是否具有正当性或原罪?面对全球化受挫,尤其是美国等大国的保守主义政策,中国该如何应对?在继续推进全球化还是去全球化的十字路口,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什么?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全面深入研讨近年来全球化遭遇的新情况、新趋势,探讨中国的应对之策,本刊编辑部于2016年底与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全球化受挫与人类巴比塔重建”研讨会。本期刊发会议的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并欢迎相关学者参与讨论。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施展
    2017(3): 5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何谓中国"这个问题在近年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思考,新的有关研究对当下的主流历史叙事有着重要的突破。但是这些研究或者是从中原视角给出新的解释,或者是提出草原视角的重要性,却都未曾给出超越于中原-草原之上的统合性解释。应当在综合这两个视角的基础上,揭示出中国历史的多元复合性本质,将中国历史表达为一个体系史,对于中原、草原以及过渡地带的政治、经济、社会逻辑给出连贯的解释,从而构建一种理解中国历史的新范式。
  • 学术争鸣
    张宝明
    2017(3): 6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史学建基于史料之上,史料愈丰富,史学的基础则愈巩固,史学的话语权就会更加强势。"大数据"是新媒体、云计算、网络化带来的系统时代工程。"大数据"时代历史学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遭遇到空前的挑战。它一方面减少了传统以勤补拙之"笨"功夫治学的成本,让历史学处于最好的时代;另一方面又在无形中增加了诸多自扰的成本,譬如"知识"的易得、便捷、碎片化,动摇了知识的确定性、真实性与可靠性。身处信息过剩、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大数据"时代,堆积成山的史料之易获性使历史学家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恰恰在这个时候,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显得更为紧要,因此就更需要回归初心,在历史深处打捞这"一心两翼(意)"的学科之人文心魂,面对并重撰这一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的古老学科。
  • 学术争鸣
    张宝明
    2017(3): 6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史学建基于史料之上,史料愈丰富,史学的基础则愈巩固,史学的话语权就会更加强势。"大数据"是新媒体、云计算、网络化带来的系统时代工程。"大数据"时代历史学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遭遇到空前的挑战。它一方面减少了传统以勤补拙之"笨"功夫治学的成本,让历史学处于最好的时代;另一方面又在无形中增加了诸多自扰的成本,譬如"知识"的易得、便捷、碎片化,动摇了知识的确定性、真实性与可靠性。身处信息过剩、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大数据"时代,堆积成山的史料之易获性使历史学家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恰恰在这个时候,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显得更为紧要,因此就更需要回归初心,在历史深处打捞这"一心两翼(意)"的学科之人文心魂,面对并重撰这一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的古老学科。
  • 学术争鸣
    张爱军, 刘姝红
    2017(3): 7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数据与政治隐私关系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和新领域。大数据打破了政治隐私的客观性和独特性。具体表现在:大数据将打破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逻辑界限,进入大数据无政治隐私逻辑领域;将打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进入大数据无政治隐私领域;把政治隐私的因果性变成政治隐私的相关性,进入大数据无政治隐私的相关性领域。大数据的实质是把政治变成"透明的政治"、"透明的政治人"和"透明的政治隐私",使政治隐私清零化;使政治隐私空心化和政治隐私公开化,让政治人成为无尊严之人,使每一个人都受到大数据的控制。在有效利用大数据的同时,必须有效防范大数据的利用主体侵犯每一个人的政治隐私。为此,应采取的主要原则包括:政治隐私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政治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政治隐私告知并拒绝原则、政治隐私责任与知情原则;基本措施包括:大数据利用必须制度化、法治化;对大数据进行政治隐私脱敏处理;吸取和借鉴人类在当代社会运用大数据处理政治隐私方面的文明成果。
  • 文化视野
  • 文化视野
    苏力
    2017(3): 8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领域过于狭窄。说是集中在文学中的法律,其实也很少关注文学作品,基本都是电影中的法律。原因是影视的冲击,阅读的衰落,令本来就不多的经典文学文本进一步消解。社会变迁促使研究者和学术消费者共同创造了快餐型的文学(电影)中的法律研究。但电影中的法律替代不了文学中的法律,因为文本精读更可能引发理论反思。法律与文学研究还有其他问题,众多次生领域被人冷落,如有关文学的法律以及通过文学的法律。但最大问题是,在这个匆忙的商业时代,这个研究领域的前景注定相当黯淡。
  • 文化视野
    赵晓力
    2017(3): 9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悲剧《窦娥冤》中,窦娥被冤枉犯下的是"药死公公"的"十恶"大罪,以往讨论注重的是窦娥冤案的法律面——被冤杀人,但冤案的伦理面——被冤改嫁却被忽略了。实际上对窦娥来说,伦理之冤更甚于法律之冤。按照中国"缘情制礼""以礼入法"的传统,窦娥冤案的昭雪,最终还需要伦理重建和情感复归。
  • 文化视野
    陈颀
    2017(3): 95-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国时代聂政复仇故事的三个著名叙事背后,是不同时代的叙事者对于复仇正当性不同的礼法阐释。从复仇的叙事伦理变迁来理解复仇的法律规制,可以提出一个以三纲五伦为核心的儒家伦理与限制复仇的王朝法律的互动变迁的理论模型。这对当代"死刑存废"等法治建设的现实争议也有所启发。
  • 经济改革
  • 经济改革
    程承坪
    2017(3): 104-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厘清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说有三种观点:制度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制度观和社会观都有难以克服的矛盾,难以成立;唯有价值观既符合历史,也符合逻辑。社会主义作为价值观,其含义是追求无产阶级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求得翻身解放,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关系及其调整,旨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实现共同富裕,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 经济改革
    朱富强
    2017(3): 112-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增长速度与制度优劣程度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对应联系,这可以从世界列强的崛起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并产生了无序式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在当前中国社会,无序式经济增长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依靠粗放式投入,二是收入分配基于势力型博弈。无序式经济增长的"无序"是一种相对无序,经济增长速度与制度有序程度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无序式经济增长往往会受到自然的和社会的资源的制约,从而也潜伏着增长中断的危机。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就面临着一个从粗放到集约、从无序到无序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一个社会制度逐渐完善的过程。
  • 教育纵横
  • 教育纵横
    肖瑛
    2017(3): 121-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私关系是道德哲学和现实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这一论题的思想史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理论上的研究不足以充分揭示公与私的多元内涵及其复杂关联,以及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因此有必要把这一论题放置到具体情境下的个体实践中来研究。以张集馨的自撰年谱和日记《道咸宦海见闻录》为蓝本,从家庭与家族、卫国与徇情、士与官僚等方面,分析张集馨平衡道、国、同僚、民、家、个人各自所代表的不同类型的公与私之间关系的实践逻辑可以发现,张集馨仕途遭遇的困境的根源在于,当时已经丧失一个作为共同底线的公私观的社会条件。如果走不出以公之名贬低个人独立性的传统,公私实践逻辑就走不出张集馨的困境,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性就难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