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
2020(3):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全球治理成为一个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议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近年来全球化遭遇的挫折,各国普遍意识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对于全球治理体系怎么变、向何处变,不同境遇中的国家对其的认识与主张却是聚讼纷纭。面对如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民族复兴关键期的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的复杂形势,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也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1期刊登了编辑部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联合组织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识中国与世界的关键”的圆桌讨论,这是国内学术期刊首次以圆桌笔谈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集中学术讨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为延续并深入讨论这一话题,本刊编辑部再次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合作,并携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研究”课题组,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
王正毅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体系中权力的流散,表现在治理主体的多样化、治理制度的层级分化和治理结构的变革中;关于全球治理,存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秩序和多元的多边主义制度两种方案,都面临着行为体、规则和治理结构方面的挑战。郭长刚教授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轴心时代”,这一时代是在全球文明互动的形势下,致力实现国家、民族、族群、性别等各种身份的平等,反对造成各种不公的“强权”或“霸权”;目前新轴心时代还在发展过程中,全球化和技术革命是决定其能否成型的关键因素。刘雪莲教授则认为,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这一点在中国学术界已经成为共识;同时,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在治理主体纷争、责任分担、路径依赖、观念延续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我们须对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吴志成教授分析了70年来中国逐渐由西方主导的冷战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的抵制者转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负责任大国与全球治理的贡献者的历程,并指出必须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球治理战略优化、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国际合作理念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加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建设。赵可金教授认为全球治理不仅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国内政治问题。他从政治智慧角度对比了中西治理在认知和实践方面的差异,指出中西方尤其是中美两国应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管控摩擦和冲突,统筹好国内治理与国际治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高奇琦教授认为目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困境主要在于全球无政府状态,而通过在各国协调的基础上发行全球数字货币可以构建联合国的财政资金体系,有助于在各国资产上链的基础上实现联合国体系的高层次民主。
——主持人 高奇琦 杜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