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1(10):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1(10): 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个世纪以来的经验表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往往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无疑,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需要总结中国经验、阐释中国理念、贡献中国智慧,充分回应时代要求,从而确立新的定位、探索新的范式、产生新的作为。近年来新文科建设的相关举措,体现了变革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取向,各个学科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为进一步把握新文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方向,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转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分别邀请史学、哲学、文学学科的学者,策划了系列圆桌笔谈“大变局下的新文科”。第一组笔谈主题为“大变局时代的新文科战略考量——历史学视野的审视与思考”,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支持组织,主要聚焦历史学的视角,集合了历史学者对新文科建设的思考。之后还将陆续推出哲学、文学视域下的讨论。
    桑兵教授认为,作为战略考量的新文科,关系到中国的长治久安。新文科必须着眼于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肩负起构建文化体系、保持强劲内驱力、增强文化辐射力的历史使命。陈恒教授指出,需要从世界知识生产中心转移的背景中理解新文科,文史哲是新文科建设的主战场,要打破学术上的各种门槛,切实推进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孙江教授分析了跨学科学术实践中的问题,指出不应让学科教条影响真问题的探究。回到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上进行研究,“去学科”的概念史便凸显其意义,应该成为迈向新文科的第一步。章清教授指出,近代史学发展历程显示,中国史与世界史有着共同的底色,需要加强两者的对话。而按照全球史的架构重寻历史研究的单位,同时纳入中国史与世界史,将提供突破的可能。俞金尧教授指出,大变局时代历史学要担负起重建宏大叙事的责任。宏大叙事是人类的内在需求,事关时代变迁的问题,只有在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才能获得充分认识。因此,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及相应理论体系。张勇安教授指出,当前中国世界史研究进一步与国际学术界共情共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未来需要充分对接国际学术前沿,重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王涛教授认为,借助数字人文发展机遇的数字史学,应该由“术”上升为“道”,不仅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提供先进生产力的支持,而且要探索一种对历史发展的解释理论。张越教授围绕新的时代语境下史学建设方向指出,应该促进学科内在沟通交融,打破学科间的障碍;在总结百年学科建设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重视探索适应新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持人 杨义成
  • 圆桌会议
    桑兵
    2021(10):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恒
    2021(10):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孙江
    2021(10):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章清
    2021(10):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俞金尧
    2021(10):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勇安
    2021(10):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涛
    2021(10):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越
    2021(10):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唐皇凤, 李要杰
    2021(10): 3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韧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特征,是在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过程中集中彰显的。分析政党执政韧性的基本框架包括执政党能力及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等宏观政治结构的张力和弹性。政党能力强大、党政关系科学化、党群关系和谐化、政党制度开放包容四个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强劲韧性。党的自我调适能力构成执政韧性的核心要素,中国特色党政体制是执政韧性的结构性支撑,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和信任夯实执政韧性的社会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成为执政韧性的支撑条件,四者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韧性的生成机理。在具有高度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执政环境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政、党群、党际关系结构的开放性、成长性和柔韧性,是增强党的执政韧性和实现百年大党长期有效执政的关键。
  • 本刊特稿
    阎云翔
    2021(10): 4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敏自驾游的个案,一度引发社会公众对“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的争议,这一争议与贝克等人提出的个体化命题密不可分。贝克的个体化命题进入中国以来一直被误译为“为自己而活”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关系个体观和主体性逻辑无法容纳“自己的活法”这样根植于现代多元文化的概念。在贝克个体化命题本土化的过程中,“自己的活法”才是既忠实于原文,又本土化的翻译,它可以帮助破解传统个体观将“为自己而活”与“为他人而活”置于两极对立的死结,亦代表一种自觉的本土化努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体观认为个体只能存在于关系之中,并通过履行义务而不是主张权利来实现自我。它与个体化、现代化之间存在巨大张力,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个体化进程。当下,中国个体化进程已经迈入2.0版本的新阶段,呈现出更多的新特征,亟需更多学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研究和自觉地践行个体化命题的本土化。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张祥龙
    2021(10): 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解中国现代进程的哲理涉及三体而非两体,其中家本体相比个体本体和集团本体处于更本源的地位。代际时间是家本体的意义生发机制,它处于主观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借助现象学和《周易》的时间观有助于说明它。这种代际时间流内含前后互补的回旋,体现在“时晕”和“几微”中。亲亲之爱是此时间本身的意义呈现和构成途径,其中孝行的回爱成就了人类意识的时晕,使得人生本身具有了超个体的连续深意,更为鲜明地表现出人性的特点。所以,纯真的爱不仅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或回旋的。
  • 学术争鸣
    张再林
    2021(10): 67-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近现代前夜的明清之季是一个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走向现代的个体的“欲本主义”,与之相伴的,还有回归传统的生命共同体的“家本主义”。这与其说体现了一种所谓的“双重本体”,不如说在新时期“身体转向”大背景下,开启了一种“一身开二门”的以身为基的“二本一体”。这种“二本一体”之所以可能,原因在于一种对身体的肯定必然导致对自我欲望实现的肯定,而这种自我欲望的实现,取决于“既遂己欲,又遂人欲”的人我欲望两两相孚的“互欲”。这种“互欲”之成立,又最终是以无比自洽的“男女互欲”为原型的家际关系为前提的。
  • 学术争鸣
    孙向晨
    2021(10): 77-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具体论述“家”的问题时,《论家》提出了“双重本体”的概念,即个体与亲亲。拙作一方面积极肯定“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高度推崇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亲亲”的发见。张祥龙、张再林两位教授在肯定“双重本体”的基础上,都试图再推进一步,或是回归“家本位”,或是强调“身本位”。笔者认为,强调“双重本体”的“双重性”之于现代中国有它的必要性,但进一步的归约工作也可能带来某种局限。在现代世界中拯救“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论域,发挥“家”的力量才能够形成一种“健全个体”,同时,“亲亲”才能够发展出一种生命共同体的文化,一种温暖世界的文化。
  • 政治与文明
  • 政治与文明
    田雷
    2021(10): 8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怎么了?这是近年来中国知识界面临的一大问题,即便是许多做美国研究的专家也看不懂美国近期的变局和乱象。为什么美国测不准?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美国观是对以罗斯福新政为核心的1932年至1972年之美国“短20世纪”的理论凝炼,但美国本身却在1970年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即从理论的美国到现实的美国之间的认知偏差越来越大。我们当前面临着重新理解美国的学术使命,对于研究美国史的学者来说,首先应把自1970年以来的美国视为某种秩序形成的整体,在美国通史的视野中补上“当代史”这一分期以及学术领域。其次应摆脱此前追寻美国本质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的视域内把握美国这场50年变局。
  • 政治与文明
    左亦鲁
    2021(10): 97-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里根政体下,两大阵营已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共和党主导的里根政体进入末期,两大阵营调整甚至重组的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如果新的政体由民主党主宰,美国可能会出现“第二进步时代”,而新政早期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冲突可能重现。
  • 政治与文明
    马得勇, 黄敏璇
    2021(10): 10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人对某一概念的认知存在认知可得性和认知一致性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既有的关于中国民众民主观的研究存在“民本主义”“社会主义”“监护式民主”等不同见解,但都忽视了民众对民主是否具有足够的认知以及这些认知是否具有稳定的、逻辑连贯一致的结构。依据2015年和2019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项目数据,可以从民众对民主概念的认知可得性以及对抽象民主原则与具体民主观的认知一致性两个层面,对中国民众的民主认知进行重新测量与评估。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不同层面的民主特征的认知可得性较低,且存在认知不一致和认知模糊等认知状态。这意味着,中国民众对民主的认知和理解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 经济与文明
  • 经济与文明
    吴春霞, 曲林迟
    2021(10): 12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贡献度增加的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保守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国际社会迫切要求创建更加有效的兼顾效率与代表性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导致各国经济受到重创,在多种背景下,致力于以多边合作形式合力应对疫情及全球经济收缩带来新挑战的RCEP于2020年底落地。RCEP的建立对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进国际投资规则演变和提振经济全球化信心具有划时代意义。对中国而言,加入RCEP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中国应从国内FTZ与国外FTA联动、中国既有的FTA与RCEP联动、RCEP与“区中区”联动三个战略层级出发,确定“双自”联动下的贸易战略方向,建立“双自”联动机制,提升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首的中国FTZ建设内涵,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不断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
  • 经济与文明
    潘闻闻
    2021(10): 130-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素的国际流动决定了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中央对上海的新定位,要素市场是上海代表中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关键载体。归纳上海要素市场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独特性和普遍性范式,对提升中国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新变局下,既要看到逆全球化割裂的严峻挑战,也要看到时代潮流重塑的战略机遇。新时期强化上海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从提升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入手,着力集聚、链接、辐射、支配全球高端要素,以提升高端要素的价值链位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此实现上海代表中国参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竞争的使命担当。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刘继同
    2021(10): 14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8年民政部首次设置“儿童福利司”,标志着中国现代普惠性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构建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也应成为国家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现代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泛指国家与社会确保所有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制度安排的总和。中国传统民政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以狭义、少数孤残儿童和福利机构养育为主要特征;中国现代化、社会性、国家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则以广义、普惠和家庭福利为主要特征。建议尽快制定《儿童福利法》,组建 “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机构”,加强儿童福利财政投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更名《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壮大儿童和家庭社会工作队伍,创建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研究会等。
  • 人文
  • 人文
    黎杨全
    2021(10): 14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带来了次生口语文化的勃兴,中国网络文学产生并发展于次生口语文化语境。次生口语文化构成了网络文学发展的背景、线索与动力学,并赋予其相应内容、写法与文化特质。在次生口语文化语境中,评论开始内容化,由此改变了文学的外延与结构形态;群体讨论使文学创造走向维基百科式的生产,社群智慧内化为网络文学的“金手指”;交流与故事的双环境化带来了网络文学中叙事的越界,表现出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混合”,并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元意识”。中国网络文学呈现了从印刷文化“去活态化”向次生口语文化“再活态化”的转型,由此而展示出某种先锋性。当下须反思印刷文化的文学观念,摆脱文本意识形态,建构数字时代的活文学观。活文学观并非颠覆传统研究范式,而是根据数字时代的文学新变作出的补充。
  • 人文
    单小曦
    2021(10): 162-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文学属于电子—数字文化知识型中的数字文学范式,中国网络文学在这个意义上担负着振兴中国当代文学并将之推向新历史发展阶段的使命。然而通过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境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在深层次上中国网络文学正遭遇着来自网络文学平台异化、网络文学制度不健全和精英批评话语错位带来的三大钳制,它们正在把中国网络文学拖入一种发展的困厄境地,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当代文学使命的达成。
  • 人文
    许苗苗
    2021(10): 169-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文学曾是形态多元的概念,如今却成为统一在“网文”名下的通俗长篇小说。在“网文”诞生过程中,资本以读者需求为名忽略并压制其他无利可图的文体;学术话语借命名之机规训新媒体现象,并拓展文学话语权力;不同级别媒体也通过确立选择标准和表述方式,从各自需求角度出发,加剧“网文”对“网络文学”的替代和简化。统一面貌下网文数量的不断增长,是流水线式规模化生产、通俗小说写作技巧的教学传授,以及人人皆可成“神”的造梦说辞共同运作的结果。资本主导的基于数据分析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将网文读者纳入作者行列,在消遣模式下生产;另一方面,这种“玩劳动”虽看似受制于资本,但从“本章说”等形式中言论方向不受控制的演变来看,网民个性化的使用和演绎,也为突破数据权力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