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1(4):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1(4): 4-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中国迈向消除贫困这一伟大理想的征程中,农村状况的改善成为关键性环节。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在农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可持续性作用,乡村教育蓬勃发展是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建设者和实践者的共同愿望。在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从百年乡村教育发展的峥嵘历程中吸取历史经验?怎样把握乡村教育中作为精神内核的乡村文化因素?当前的城乡教育差异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存在哪些新面向?怎样持续深化改革使得乡村青少年享有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权利?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乡村教育百年:历史与未来”研讨会,试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中国新发展格局和乡村特色,对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建设性反思,建构具有“本土特色”“本土风格”“本土气度”的中国乡村教育原创理论和话语体系,推进乡村教育领域的思想争鸣,探索乡村教育未来的发展道路。

    邬志辉教授指出,中国乡村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内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应该通过重建乡村学校与当地社区、环境这一大生态系统的关系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重新焕发乡村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李春玲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迈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乡村教育需要直面挑战以满足乡村民众不断升级的教育需求,以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多方式的教育模式满足差异化需求,建立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体系,让更多农村子弟也能享有高质量的公平教育。孙杰远教授认为,发展乡村教育首先要探明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人才培养通过文化介质得以实现,同时乡村教育本身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价值,乡村教育的文化性深层地决定着乡村教育育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实现。刘铁芳教授提出,乡村教育的基本精神应包含乡村性、教育性、文化性三个层面,乡村性指乡村教育应立足乡村本身,教育性指向乡村教育区别于城市教育的自身体系模式,文化性则指向乡村教育所联结的民族文化之根,三大基本精神最终指向乡村少年的健全成人。刘云杉教授认为,面对乡村教育作为上升阶梯的功能性扭曲和年轻人在城乡之间身份位置的尴尬等问题,需要关注农家子弟的现实处境,使他们的愿望和能量能够在基层社会获得释放和实现。冯建军教授指出,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即从注重“同一性”到注重“差异性”,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础上,坚持发展城市和乡村教育的各自优势与特色,实现城乡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周勇教授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领域诸多乡村教育运动的具体事务承担者长期受到忽视,今日教育学界应重视研究那些离开都市、真正深入地方、努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边缘教育学者。林小英副教授认为,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个体制指明了发展乡村教育的责任主体和资源来源,但也面临复杂困境。当前需要基于县域教育的总体性特征,使其找回自身主体性位置,避免县域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他者”。李涛教授指出,未来农村教育概念将突破“地域空间”“服务群体”“教育功能”和“学校教育”边界,嬗变为一种“价值论”取向的高质量平民主义教育概念,从而服务于更广泛的人民群体,共同创造未来美好生活。

    ——主持人 杨义成 屠毅力

  • 圆桌会议
    邬志辉
    2021(4):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李春玲
    2021(4):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孙杰远
    2021(4):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刘铁芳
    2021(4):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刘云杉
    2021(4):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冯建军
    2021(4):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周勇
    2021(4):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林小英
    2021(4):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李涛
    2021(4):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任剑涛
    2021(4): 3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韧性本是一个用来分析转型国家状态的特定概念,但其具有适用于所有政体的扩展含义。国家自我维系的先天倾向,会使其呈现出明显可辨的国家韧性:不管是维持国家的低点韧性,还是支持持续发展的高点韧性,均体现出国家具备韧性的一般特性。国家总是会在精神观念、制度安排与长期竞争中建构国家韧性支持体系。国家韧性可以划分为进取型与惰性化两种类型。前者是在国家不断发展中体现出的韧性,后者是勉力维护既定国家体制呈现的韧性。前者会使国家表现出不断强化国力的积极动能,后者将使国家陷入不断耗竭动能的衰颓状态。任何一个必须应对内部挑战与外部竞争的国家,如何避免陷入惰性化韧性定势,塑就进取型韧性机制,对其繁荣衰败、生死存亡都是至关重要的。
  • 本刊特稿
    周光辉, 赵德昊
    2021(4): 5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超大规模的领土空间上,大一统体制的长期维系与不断重建展现了中国的国家韧性,成为世界政治史上的一个奇迹。大一统体制权力一统、制度一统和文化一统的特征,与大规模治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了天然的张力。教化是将道德、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通过教化,大一统王朝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得以彰显和推广。经由学校教化、礼乐教化、民间教化和家庭教化的具体路径,教化形成了对统治者的道德约束,巩固了基层治理秩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弥合了大一统体制与大规模治理间的张力,最终塑造了大规模治理下的国家韧性。教化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内容的更新中适应并影响着中国历史。对教化的重视和教化手段的运用,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教育体系与公务员组织体系建设。
  • 本刊特稿
    李宏图
    2021(4): 6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全球已进入一个“大变局”的时代。在这一现实语境下,思想史研究需要回应时代的关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科技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民粹主义与人民主权、全球普遍性与地方性,这些现象和思潮都在重塑当下的全球社会。各种力量在博弈中推动外部的全球体系和内部的社会结构发生变革,向着“平等的自由”这一未来社会转型。因此,思想史研究者应该在重新思考既有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创立新的话语表达、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用新的知识体系作为未来世界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再造和全球体系转型提供思想资源。
  • 本刊特稿
    郁建兴
    2021(4): 7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文科建设是开创未来、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创新文科发展理念是新文科的基础,创新学科结构体系是新文科的重点,创新学术研究范式是新文科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文科的核心,创新形成自主性理论是新文科的方向,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是新文科的担当。建设新文科,需要坚持学科体系自主性,推进文科发展科技化,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育人体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贯穿系统化建设理念,让新文科有高度、硬度、温度、黏度、气度和广度。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沈湘平, 张海满
    2021(4): 79-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命政治理论是一种批判权力对生命的压抑与戕害,诉求生命解放的政治哲学,在当代社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显示出了强大的现实解释力。但是,由于其哲学本质与批判性旨趣,生命政治理论在生命主体性的直接关照、现实问题解决以及总体理论视野方面都存在着局限。生活政治理论则是基于高度现代性条件下个体生活方式选择的、具有社会学性质的政治叙事,直接凸显了全球化背景下个体生活的存在性、道德性问题。作为显学的生命政治理论,若能吸纳生活政治理论的重要成果,在政治主题、政治形式、叙事对象与理论视野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就能克服其理论局限,更充分地释放其理论潜能。同时,生活政治理论作为更具现实关怀和操作性的政治叙事,应该获得更多、更深入的探究。
  • 学术争鸣
    高富平
    2021(4): 87-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法典》中表达限制自己权利并给予对方行为自由之含义时,往往使用“授权”(“许可”)而非“同意”。在个人信息领域,域外立法理念认为未经同意处理个人信息并不一定构成违法、侵权,因此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并非与“授权”等同。《民法典》第1035第1款第1项及第1036条第1项结合表明,未经同意不一定侵权,经过同意不一定不侵权。个人信息上同时承载着个人利益、经济利益、公共利益,且《民法典》将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设置为行为规范,这些共同证成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不等于“授权”。判断个人信息处理是否构成民事侵权,应根据“个保法”进行判断,考察是合法目的、合法基础、合法处理行为三要件;而民法的角色是判断是否存在损害后果及行为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
  • 学术争鸣
    陈雷
    2021(4): 9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法学研究和法律适用中,的确存在看重实质逻辑的现象,而且通常都会把它放在形式逻辑的对立面,这难免会对法治建设产生不利后果。关键问题在于,单方面强调形式逻辑,通过重新定义法律概念的方式,矫正以往“带伤的思维”,并不一定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完善。其中,形式逻辑与实质逻辑其实未必矛盾,而且实质逻辑对法律外部价值的引入,已经通过基本的形式逻辑对逻辑的适用对象进行了一次逻辑适用。我国法律概念主要来自对西方概念的移植,此种事实决定了我国法律体系在未来仍需保持开放状态,以便对法律概念进行建构和修正。唯有如此,才可以夯实现代法律在中国社会生长的根基,加速法律体系的独立与完善。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焦若水
    2021(4): 10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英国是世界合作社经济发展最早的国家,在近两百年发展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传统合作社、现代合作社、新合作社三个阶段,与其发展阶段相对应,互助服务、市场驱动、生活价值成为理解英国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词。然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合作社自身定位的偏移,不断压缩合作社的发展空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合作社迅速反应并重新分配资源,与公司共担风险以降低失业风险,更好地服务所在社区,其更具韧性的共生优势充分展现。合作社力图化“危”为“机”,追求一种绿色生产与有机农业、产销者合作、社区就业与资产建设、社区社会责任融合的新共生经济,倡导塑造新社区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变革性社会行动,成为英国社会经济更可持续发展、更公平未来的“再造者”。
  • 社会与文明
    金海兰, 张小军
    2021(4): 11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后日本生活合作社的历史及其合作社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势表现,是日本合作社在反抗资本剥削和趋利资本经济的背景下发展非营利的共生经济的生动体现。要进一步理解日本合作社共生文化经济的基础,须从其核心理念——“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入手,具体包括“大家的我”的共生理念、非营利共生企业、去商品化的共有“消费材”,共生型资本与市场,以及企业治理的共生文化如政治平等与互动式民主等。目前,日本生活合作社的共生经济与垄断财阀资本、趋利型商业化市场的资本经济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张力,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基本原则已经得到日本民众的广泛支持,亦改变着日本的社会结构。“合作化的共生经济”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之选择,亦可作为未来面对国际合作化运动的一种选择。
  • 社会与文明
    庄晨燕, 邓椒
    2021(4): 123-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法国通过了《社会团结经济法》,标志着这一民间社会自发创建的经济模式成为其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团结经济以“合作社、协会和互助保险”为主要组织形式,以与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社会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渊源,致力于反思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局限,在追求社会效用基础上构建共生、共建、共享的全新发展模式。社会团结经济在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成功弥补了国家、市场的缺位,而且成为激励两者进行制度创新和优化的动力。社会团结经济在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推动了西方社会在改革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创建可持续和包容发展道路方面形成共识。
  • 社会与文明
    王奎明
    2021(4): 13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邻避设施建设何以失败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传统治理模式被认为是造成建设失败的决定性因素而广为诟病,由此基于西方社会基础形成的协商型治理理念则被广为推崇,且被认为是传统治理模式的必然替代。问题是两种观点均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即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政策质量导向与民意接受度导向之间的平衡度。通过对三个邻避型重大项目“实现重启”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统合式治理模式基于“控制”“吸纳”“融合”三种治理策略,实现了对于邻避设施选址规划阶段、项目落地阶段、设施运营阶段不同治理策略的有机统合,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政策质量与民意接受度,成功突破了邻避困局。从实践的可能性而言,多元主体间“维稳共识”的存在为统合式治理模式的有效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统合式治理模式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城市治理突破邻避困局的特有路径。
  • 城市
  • 城市
    高翔
    2021(4): 141-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2021年以来,上海市、浙江省等多个地区率先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或数字化改革的新议程,推动了从政府数字化转型向全局数字化发展的跃迁。以数字化发展为语境,政府需要处理好与市场、社会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政府应坚持“有限但有为”,避免职能缺位,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的基础规则,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避免职能越位,审慎使用发展型政府的产业政策等工具。为了更好推进数字化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算法伦理委员会、建立民众广泛参与的决策咨询机构等方式赋权社会,构建更加开放、平等、包容的数字化发展新格局。
  • 城市
    郑磊
    2021(4): 147-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1年年初,上海市提出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数字化转型要全面回答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什么、需要转什么、怎么转、为什么转、为谁而转等问题。城市数字化转型是由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实体形态的结构性转变,覆盖经济产业、社会生活、政府治理等方面。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等同于数字化,数字化也不等同于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在推进路径上既需要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全方位赋能,更需要流程、规则、功能和生态的革命性重塑。最重要的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受益对象、目的、过程和结果都应以市民为中心,让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而不是让城市和人“围着技术转”或“被技术转”, 需注重数字化转型给市民带来的实际体验和感受,让城市更智慧、更温暖和更美好。
  • 城市
    吴璟
    2021(4): 153-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慧城市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运用创新科技手段建构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在智慧城市的科技创新周期中,可能出现创新停滞、过度创新、创新合法性弱化等“创新异化”问题。这同人们对于科技创新周期、科技创新目的、城市社会关系的不合理认知密切相关。深入理解科技创新周期的特点,明晰科技创新的价值与目标,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尺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空间,是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 人文
  • 人文
    石岸书
    2021(4): 159-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人”即“新青年”,“新人”的抽象普遍性由“新青年”的革命性所激活、再造和现实化;“新青年”与“新人”的辩证法得以生成,这既是主体性生产的辩证法,也是创造新政治的辩证法。在革命年代,“新青年”与“新人”的辩证法表现为先锋队与主力军的关系;改革初期以来,二者的典型形象分别蜕变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昭示着“新青年”与“新人”辩证法的转变。在“中国道路”的新时势中,当代青年再次展现出清晰的主体性,他们拥有强烈的劳动者意识、国族意识和文明意识,标志着“新青年”与“新人”辩证法的再新。

  • 人文
    冯庆
    2021(4): 16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的《后浪》视频具有典型的文化症候意义。对勘《后浪》与20世纪早期由思想家提出的“青春”话语,可以发现当代青年文化在文明观和历史观层面的不足之处。作为中国近现代青年话语的代表,李大钊的《青春》具有鲜明的“时势”意识,试图回应民国初年的政治乱象,激发未来政治想象,为青年的政治“创造”提供本体论奠基。《青春》的话语策略体现为对古典时序观和文明史观的有机继承和修辞重构,使之承担起对现代进步文明史观的形而上学说明,同时为现代的创造性实践提供道德层面的“时中”规范性。相比之下,当代以“享受文明”为旨趣的《后浪》,在呈现一种盲目乐观的同时并未激发起青年基于文明秩序的政治理性潜能。对文明发展方向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对所置身的历史时势的全面且清醒的认识与反思,才是百年青春话语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