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
2022(10): 4-31.
在经历了镜像城市、广普城市的迷失后,中国的城市叙事逐渐将目光投向“内心”,即从他城走向“我城”,在寻常巷陌的烟火气中诉说城市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这种城市叙事方式的回归,表面上是城市语法重组和形象再造,背后是欲望与记忆的重组,也是伦理和意义的坚守,更是对城市权利的尊重和体认。城市是“流动而矛盾的整体”,城市叙事中那些“可能和不可能”令置身其中的每个人沉迷;城市叙事又如同危机时刻的舟楫,正是在“接近城市生活的危机时刻”,城市叙事成为“城市的中心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更多时候,它又是在日常的“流溯”中倒退着指向未来,它发明传统、再造文脉,最终是“在未来建立信任和社会凝聚力”,面向未来寻找理想的栖居之所。为打开这一话题,《探索与争鸣》约请文学、文化、影视、传播等领域专家,于日前召开“城市叙事与当代城市形象更新”研讨会,共同探讨城市叙事中的传统与新变、空间语法与情感地理、创伤与修复等问题。
傅修延教授指出,叙事包含“讲”和“做”两个层面,对城市历史的讲述可以影响人们的作为而让城市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因此,城市叙事在回归多维度、多侧面的同时,也应关注那些面向未来的叙事。刘勇教授认为,城市真正的变化在于它的结构、内涵和文化,而这些内在变化实际上是通过一座城市的市民文化体现出来的。中国的都市从乡村而来,城乡的互动产生了中国现代都市特殊的市民意识和市民文化,也由此产生了中国现代城乡融合的文学文本。王一川教授提出,近十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一种“流溯”的现代性影像:既追求向前流动的生活,同时又有意识地向后溯洄,使得求新求奇与回溯往昔传统之间紧密交融,由此打开了“流动的现代性”在中国城市生活中的独特景观,即流溯的现代性。陆扬教授指出,城市未必是秩序的象征,它同样也带来恐惧和创伤,对城市创伤的修复需要走出“广普城市”,而重申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避免广普城市之精神贫瘠的有效路径。王宏图教授从叙事模态的视角分析,在当下“我城”叙事文本中,对人物内在意绪情态及相互间精神对话的展示显著增加,而先前占据显要位置的人物间对话则大幅度缩减,应注意在提升文本“精神对话”权重的同时,兼顾外部世界的生动展示。包亚明教授从现代性的城市叙事与城市困境入手,提出不确定年代的城市叙事何为的问题,进而表达城市叙事是泥沙俱下的文明的完整摘录,是“我依然相信我们的城市”,“我们从未想过离开这里”这一诗性表白。孙玮教授指出,城市叙事之最新媒介发展即数据库—可导航空间的超叙事,由此产生的城市形象从大众媒介主导生产的封闭式的静态线性文本,转化为大众为主体创造的开放式的动态实践文本,两种叙事之间相互吸纳融合,创造出崭新状态。何言宏教授从Z世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出发,指出城市形象由五四时期的“S城”到当前Z世代文学中的“Z城”的重要演变轨迹,认为Z世代文学要想真正走进城市、超越“Z城”,所要克服的正是他们自身的“浅表性”主体。潘霁教授考察了数字技术介入下当代城市叙事的新面貌——城市及其叙事的立体实时重组,城市与地方、个人关系的动态组合等,由此揭示出数字时代城市叙事及城市形象的新的趋向与可能。
——主持人 叶祝弟 屠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