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
王战, 韩庆祥, 张翼, 陈恒, 陈忠, 何勤华, 周敬青, 瞿骏, 金瑶梅
2022(11): 4-40.
2022年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所蕴含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发展逻辑、文明动力、实践意义等,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本刊编辑部第一时间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多维度的学理阐释,希冀更好地提炼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学术范式,更有力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战研究员指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世界与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道路的历史探索与发展展示了传承与接续,其内涵性突破在于塑造了迥异于西方现代化、可资广大后发国家借鉴的崭新范式。韩庆祥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实践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时代化与化时代的统一,具有四重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并把握时代特征,吸收时代成果并达至时代水平,反映时代要求并解答时代课题,把准时代脉搏并引领时代发展。张翼研究员指出,“并联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在后工业化意义上表现出强烈的数字化浪潮,显示出“数字中国”的特质,数字精英的生产机制和数字社会的秩序相应也发生结构性变化,需要通过治理方略的因时而动,进一步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陈恒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学术的再现代化,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人类其他文化遗产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构建学术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面对文明新形态的“知识状况”与“世界状况”,重新构建世界学术体系已成为可能。陈忠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文明的理性自觉具有重要方法论价值,需要以开放、弹性、包容的态度,不断探索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文明新形态、现代化新样态。何勤华教授认为,法治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蕴涵,要以法治的方式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规范有序进行,排除中国式现代化的阻碍因素,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热情。周敬青教授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党的重要制度规范体系,需要进一步发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规范界定、强制惩戒、激励引导、约束监督等功能,以高效的自我革命坚定有力地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瞿骏教授指出,如果把“历史过程”和“历史主动”相结合,百余年历史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四组关系具有广阔阐释空间——主动研判国情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格局、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平发展之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模式以及文明演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超越。金瑶梅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的价值指向突出表现为三重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身的和解。
——主持人 叶祝弟 李 梅 孙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