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2(8): 4-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2022(8): 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新,往往是从世界认知的更新和扩展开始。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一种立足当下且面向未来的、实现各国平等与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模式。因此,针对全球“边缘地带”的再认识,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人的世界认知是建基于大国中心主义历史叙事之上的。然而,忽视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和“小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认识现代世界和国际格局变迁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阿富汗、乌克兰亦或斯里兰卡乃至中东地区的认识往往是不够全面的。怎样理解全球治理中的“中心-边缘”体系及其嬗变?全球边缘地带出现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发展新动向?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展开互动,这又将对彼此产生何种影响?学术界如何因应上述变局并为中国发展提供有效的世界知识保障?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更紧密联系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关键抉择。为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于近日举办“变局时代的世界认知更新:关注全球治理中的边缘地带”圆桌论坛,围绕当下全球变局特征和中国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进行前瞻性思考,以期通过“边缘地带”的视野,充分认识世界秩序演变的大势大局,并为建设适应中国发展的面向世界的知识供给机制探索方向。
    陈恒教授认为,关注全球治理中的“边缘地带”,是全球化带来的现实思考。边缘是某种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产物。我们要保持世界的多样性,反对单一模式的发展,尤其是不顾人性和德性的发展,倡导并包容各种形式的发展,进而提供一种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新探索。俞金尧研究员认为,权力是界定“边缘”和“中心”的最重要依据,而权力是多面向也即“多中心”的。“边缘地带”不必围绕唯一“中心”去作为和发展,而应努力创造能使自己变为多个中心之一的条件。韩东育教授指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试图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来取代二战后美国曾全力推行的世界贸易体制。与此同时,中国则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大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张全球贸易和多边主义。这构成了当前世界局势的一大基本背景。刘德斌教授指出,全球变局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世界体系“中心—外围”结构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削弱了几百年来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改变了“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而且将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世界秩序。孟钟捷教授认为,在历史教育领域,“边缘地带”作为一种世界历史知识通过不同编写原则出现在各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当前有关“边缘地带”的历史知识储备愈显不足,亟待多管齐下予以改进,包括以人类命运发展的共性问题为中心,培养青少年认知“边缘地带”的能力等。杨成教授指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刻,需要相应的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来支撑。为解决区域国别知识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必须根据时代背景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来恰当地更新我们的世界知识体系,重构区域国别研究观念与方法。卢光盛教授指出,作为东南亚国家集团的东盟,在现实中表现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建构性中心的特征,并开始在区域和全球治理中发挥一定程度上的“中心”或“准中心”作用。中国可借助自身实力为东盟站台赋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章永乐副教授认为,拉丁美洲思想者对另一个可能世界的思考,恰可与中国思想者形成“接力”关系。在中国与拉美的历史互动中,拉丁美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秩序的本来面目,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主体性所在。
    ——主持人 叶祝弟 杨义成
  • 圆桌会议
    陈恒
    2022(8):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俞金尧
    2022(8):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韩东育
    2022(8):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刘德斌
    2022(8):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孟钟捷
    2022(8):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杨成
    2022(8):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卢光盛
    2022(8):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章永乐
    2022(8):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文军, 刘雨航
    2022(8): 3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化转型推动都市社会形态发生整体性变迁,都市公共生活越来越陷入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使得公共信任内蕴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张力不断激化,外部取向的公共信任危机开始向内部自生的公共信任风险演变。“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解都市公共信任风险生成和演化的重要视角。都市公共生活中,全面增长的客体外在不确定性因素致使都市公共信任风险去边界化增长,主体内在不确定性的蔓延使得公共信任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内在化趋势,而情境知觉不确定性的持续再生则推动公共信任风险步入再生产状态。对此,亟需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展开都市公共信任治理。在公共性培育的基础上重建专家系统信任,并通过主体整合推进公共信用体系建设,重塑公共信任的存在形态。
  • 本刊特稿
    范进学
    2022(8): 4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确定状态下如何认真对待权利与法治,无疑是我们每个人应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作为公权力,其发布的法令或采取的措施,只有遵循合法原则与比例原则,才能合乎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法治要求。重申“认真对待权利”之目的在于,权利作为法律的本质与目的,它既构成了法律的道德基础,亦构成了人们对法律尊重与忠诚的基石,进而成为政治道德的来源。通过重申“认真对待权利”这一经典命题,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权利保障、法律信任、法治信仰以及政府公信力获得持续有效的普遍认同并达致共识。只有公权力认真对待并善待权利,方能体现其理性的政治道德;只有公权力公平对待社会每一个个体的权利,法律才能获得人们对它的接受与尊重,进而使人们相信法律、尊崇法律、信仰法治,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 论坛
  • 论坛
    2022(8): 5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政治学是研究治国理政的大学问,历史则是繁荣和发展政治学理论的宝贵资源。作为社会科学无法割舍的经验事实,历史呈现出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进程。历史与政治本身就密不可分,认识历史本身就带有政治性,而理解政治则需要把握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已逾40年,随着中国政治的发展、政治学研究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跨学科视野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政治学者意识到,研究中国政治需要理解中国政治传统,把握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以及中国政治的复杂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贡献了宝贵的政治文明资源。而西方政治学理论受制于其基本的立场观念与思维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只有重视历史并准确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阐释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实践,才能建构出多元化的政治学理论。
    历史的魅力在于未来会复现过往。政治学发展遇到的挑战部分源自许多政治学者未能重视政治史研究,忽视了历史对于当下的重要性,在有偏差的历史认知上建立起了现代政治理论。特别是在西方政治科学的影响下,中国政治学脱离历史和实际的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西方政治学强调以量化线性思维的模型来包装政治学理论,越来越缺乏从社会制度、政治文化和心态角度进行政治学分析的广阔视野。另一方面,中国政治学乏于以“长时段、大历史”的历史观来分析源远流长的政治现象,难以建立既有本土解释力又有普遍意义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历史政治学成为中国政治学界颇受关注的话题,一批学者围绕着历史政治学研究的基本立场、重大议题、方法论取向等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基于此,“政治学人”公众号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举办“历史政治学:共识与反思”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历史政治学领域的学者围绕历史政治学已经形成的共识和亟待反思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以此期待,历史政治学的出现能够为中国政治学提供宽广无垠的宏观视野,“在开掘过去中开创未来”,推动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徐英瑾
    2022(8): 92-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幻电影对于人工智能的形象刻画,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确通过相关的科幻电影的广泛传播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公众知名度,并因为这种传播学效应间接获得了在商业与行政方面的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特定艺术规律与心理学规律指导下的人工智能形象刻画,也往往会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实质作出错误的阐释。尽管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的人工智能既未必具有人形机器人的外观,也不具备主流科幻电影所赋予它们的那些能力,这些误解在电影之外的外溢效应已经扭曲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使公众形成对于人工智能的不必要的期望或不必要的恐慌。
  • 学术争鸣
    闫坤如
    2022(8): 102-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颠覆性,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革命性影响,但人工智能系统的不透明性影响用户信任,也难以保障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阐释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固有属性,通过立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相结合的技术伦理进路以及规范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应用伦理进路,可以揭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因果相关关系,构建基于因果相关性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模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 学术争鸣
    康凯
    2022(8): 11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世纪早期地中海世界西部文化认同上的转变,揭示了西方文明诞生过程中西方人文化认同的最初构建及其背后的原因。西方文明最初的地域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认同都是在中世纪早期形成的。当时地中海西部的居民在与同时代地中海世界的他者文明不断交流的过程中进行了自我定位,构建起自身的文化认同,确立了文明共同体意识。他们最初所参照的他者文明并非伊斯兰文明,而是拜占庭文明和更早的古典文明。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宋健, 李灵春
    2022(8): 119-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以来,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引起广泛关注,2021年“离婚冷静期”政策的实施更是引发诸多争议,但既有研究较少对政策实施与离婚水平的关系开展实证分析。梳理国内外政策可以发现,对离婚时间进行约束性规定,提高离婚门槛,增加离婚成本,以此减少冲动离婚,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我国曾在1993—2002年实施了离婚审查期制度。比较我国不同政策阶段的离婚水平变化可以发现,离婚时间约束性政策缺位时,协议离婚水平迅速升高、潜在离婚需求得以释放、轻率离婚大量增加,助推了离婚水平的整体上升;而离婚时间约束性政策在位时,离婚水平则相对平稳。这些变化显示出离婚时间约束性政策与离婚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社会与文明
    李峰, 柯玉婷
    2022(8): 129-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国心态与社会结构互构,通过角色自然化、塑造社会群体的记忆和对事物进行分类等方式,处理个体与国家、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并作用于社会整合。家国心态源起于先秦宗法制社会,其心态秩序与宗法权力分配互为映衬。秦汉之后,家国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分类体系和认知图示成为自然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忠孝互构的帝国心态秩序。近代以来的家国心态以传统的内生性形式为表,外生性的民族国家建设为里,表现为以“去家化”“以家喻国”等为内容的国家主义崇拜心态秩序。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对文化主体性和内生性因素的强调,成为家国心态的主基调。当下,治理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代表着心态秩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 社会与文明
    刘大为
    2022(8): 138-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家—社会的结构之下,国家观念是社会心态的核心呈现。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大致经历了家天下时期的“孝亲忠君”、救亡图存时期的“祖国母亲”、集体化时期的“新中国”及个体化与数字化时代下“阿中哥哥”的变迁。通过历时分析,可以看到国家观念是个人与国家关系在不同时代结构性变迁的产物,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家天下—民族国家—国家主义—个体主义—多元主义”。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虽有其独特文化特性,但仍是人类文明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有着文明进程的普遍规律。从国家观念演变看,其方向是走出“以家喻国”的家本位观念,逐渐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建构起理性平和的道德期待与权利关系意识。
  • 人文
  • 人文
    周宪
    2022(8): 146-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各门艺术史打通并形成一种具有艺术学理论学科构架的艺术史,是目前艺术史学科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跨媒介艺术史由此成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史书写路径。它越出了单一门类艺术的狭隘视角,在一个各门艺术相互关系的宏大构架中来思考艺术的历史演变和风格消长。豪塞尔的艺术发展不平衡论、雅各布森的艺术史主导论以及跨媒介模态理论,为艺术史的跨媒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和必不可少的方法论观念。而在实践层面,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跨媒介艺术史书写范式:主导—影响型范式、平行—比较型范式、互动—关系型范式。如何形成具有本土问题意识和理论话语的跨媒介艺术史范式,仍有待艺术学理论学科共同体的进一步探究。
  • 人文
    李洋
    2022(8): 15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艺术史方法论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是“去中心化”和“图像史的分离”。艺术史学史反思每一个具体的艺术史研究的中心模式,寻求避免或改良艺术史写作在民族、门类、年代、风格等层面的各种中心主义。去中心化的艺术史并非否决和推翻已有的中心,而是重新定义边界,其方法论革命必然开始于对各种边界的批判和超越。艺术史不仅需要艺术史家丰富的体验与阐释能力,而且需要其尽可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跳出主体的单向视角,从超越性的视角去建立艺术史的知识,让艺术的“混沌”进入“宇宙”。随着工业图像的出现,艺术史与图像史分离,工业图像创造了无处不在的形式,带来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图像积累与传播。但在一部彻底贯彻了“去中心化”意图的艺术史中,艺术似乎又从“宇宙”回归“混沌”,这样的艺术史便只剩下图像史,一种“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史书写又是否可能?
  • 人文
    高薪
    2022(8): 166-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艺术史实践在新艺术史思潮的带动下,通过对原境重构和阐释的重视焕发出巨大活力。其对艺术作品的空间和现场意义的重构激活了各项思想资源,促进了学术整合,有助于恢复中国艺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记忆。但是,艺术史学科在迎来丰厚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历史学科对其学科方法和学科边界的质询和挑战:艺术史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与一般历史文献有何不同,如何应对“艺术”和“历史”的张力等。带着这些问题,艺术史研究应走向一条充分重视艺术作品的物质—技术属性及其带来的情感效果,并不断重返现象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