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 ›› 2023, Vol. 1 ›› Issue (1): 39-70.

• 圆桌会议 •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归日常,回到常识(一) | 讲理:日常生活的逻辑与理性(赵修义,李佃来,程乐松,张留华,欧阳康,邓安庆,王俊,潘斌,陈嘉映)

赵修义,李佃来,程乐松,张留华,欧阳康,邓安庆,王俊,潘斌,陈嘉映   

  • 出版日期:2023-01-20 发布日期:2023-01-20

Zhao Xiuyi & Li Dianlai & Cheng Lesong & Zhang Liuhua & Ouyang Kang & Deng Anqing &  Wang Jun & Pan Bin & Chen Jiaying   

  • Online:2023-01-20 Published:2023-01-20

摘要:

如何寻求日常生活的逻辑与理性,在分歧中寻找共识,在实践中捍卫常识,成为我们日常交往与认知的重要内容。三年大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多改变,但日常生活积淀的那些恒久、坚实、朴素的道理,如尊重常识和科学、悍卫法治、守护良知、坚持理性、寻求共识等,它们在关键时刻守护着我们,也成了我们战胜疫情,度过至暗时刻的法宝,进而构成了现代文明的韧性又坚实的基座。2023年《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策划“回归日常,回到常识”系列论坛,旨在以常识唤起心灵觉醒的力量,以理性坚守日常生活的底线与意义。作为该活动的第一场论坛,“讲理:日常生活的逻辑与理性”学术研讨会2022 年9 月18 日在线上举办,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潘斌教授、徐竹副教授召集,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与会学者围绕讲理的逻辑、日常生活中的讲理、讲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修义教授指出,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往往过分关注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对于哲学作为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及其与具体科学的联系,未免有所忽视。而现代科学是离不开逻辑的,应当尊逻辑、讲道理,没有逻辑思维的严格训练,就没有办法发展科学,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李佃来教授指出,在守护与捍卫常识和知识方面,形式逻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有限性决定了它在把握真理上是“捉襟见肘”的。辩证逻辑对于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程乐松教授指出,从经验的丰富性和行动的情景感的意义上说,讲理是一种开放的可能,不能指向某种具体的结果,也不能形成一套抽象且稳定的规则;与此相对,从保卫成见和试探共识的意义上说,讲理又是需要信念和预设的,是以此为边界的持续行动。张留华教授认为,逻辑学作为对人类推理实践及其法则的反思性成果,其作用更多是二阶层面的,它不是要教会我们日常如何开展基本的(一阶)说理活动,而是要指导我们设法清晰表达(涉及“二阶表达”)自己何以认为某一套说理合乎逻辑或不合乎逻辑。欧阳康教授从社会复杂性视角对“公婆各有理”问题进行了多维分析。他呼吁营造有利于充分“讲理”的良好社会环境。邓安庆教授以宣教式讲理和对话式讲理为研究对象,指出宣教式讲理只适用于特定场合,不适合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对话式讲理能够在探索性和辩护性中让天理良心自行自然地流露和呈现。因此,现时代亟待培育对话式讲理的文化氛围与言说方式。围绕加速时代我们如何重建“说理”这一问题,王俊教授指出,要尽量摆脱数字媒体的强制支配,在不断加速的信息流中最大限度恢复主动性;致力于搭建尽可能宽泛的理性交流框架和背景共识;重建说理的公共空间,让理性的表达与倾听成为可能。潘斌教授认为,生活的丰富性、社会的复杂性与实践的多样性彰显了常识认知的有限性与局限处,特别是身处当今这一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分流与世界大变局的历史时刻,更需合理慎思常识认知及其可能风险。陈嘉映教授对部分学者观点做了回应,指出日常生活中的“说理”更多是嵌在情境之中的,讲究的不是纸面上的逻辑,我们需要在具体情境之中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理解对我们的“说理”,对我们理解社会,对我们建立一个多元共存的共同体,都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 叶祝弟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