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3(7): 1-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3(7):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陈龙, 张柠, 邓建国, 胡翼青, 王鑫, 周计武, 张艳
    2023(7): 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陈龙
    2023(7):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柠
    2023(7):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邓建国
    2023(7):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胡翼青
    2023(7):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鑫
    2023(7):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周计武
    2023(7):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艳
    2023(7):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刘昌明, 赵敏
    2023(7): 3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新部落主义指出了部落化社会的三个主要特征:超越个体主义的部落式共同体的结成、非理性的联系纽带和一体化社会的解构。而当前全球化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部落化特征与态势。西方从再国家化的单边主义行动方式转向结成联盟性的部落,成员忠诚于部落而排外。以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和价值观等为主要形式的非理性联系纽带在结成部落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世界各领域部落化的演进趋势逐步导致全球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格局被解构。全球化的新部落主义转向是西方因应世界百年变局对内政策调整、对外护持霸权的自救行为所致,而各种社会思潮又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在客观上固化和加剧了大国竞争格局、倒逼区域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并在阈限期中孕育着全球化的新模式。
  • 本刊特稿
    王清
    2023(7): 4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约束之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出现偏离与变异。对此,学界出现了两种解释路径。激励论认为在经济激励和政治激励之下,地方政府出现行为偏离。压力论认为在压力之下,地方政府采用政策变通应对上级任务。激励论和压力论都从科层体系内部的角度展开研究,没有关注科层体系之外的影响因素,忽略了国家角色及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这就需要第三种解释路径,即国家政权建设论,以超越激励论和压力论,解释地方政府为何会发生从行为偏离到坚定执行的转变。该理论将国家带入分析框架,建构体系、结构与行为的逻辑框架,分析权力配置、激励方向与压力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解释地方政府的行为转变背后的不变逻辑。

  • 论坛
  • 论坛
    周淑真, 崔金鹏, 高民政, 曾峻, 周建勇, 赵大朋, 束赟
    2023(7): 5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王俊秀, 云庆
    2023(7): 8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因具备了消解暴力者“冲突性紧张”的条件,从而导致网络暴力易发。对此,可以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等社会心态的核心内容层面对网络暴力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其中,信息简化使事实标签化、身份区隔使不同群体观念对立、部分主体为获取流量而误导网民,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认知机制;因与分享者观念冲突而导致情绪倒错,网络的情绪聚集使得负向情绪相互感染,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情绪机制;网络去抑制效应下的“道德假期”及施暴者假借道德名义肆意审判和惩罚,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价值观机制。基于此,应从网络使用者个体、互联网平台、媒体和社会协同治理的角度,探索网络暴力治理的基本路径。

  • 学术争鸣
    黄盈盈
    2023(7): 88-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当下的性 / 别事件出发,可以将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分析路径加以双向问题化。相比于既有从暴力、性别角度切入的分析,把“性”拉回核心框架,在文化建构论视角下,重新追问女性之“性”的身体缘何成为网络暴力等公共事件的话语爆炸中心,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在对近现代中西比较视角下的女性之“性”及其变迁历程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可以观察到当下中国社会的性 / 别议题所呈现出来的杂糅特点,以及现实与话语间张力凸显、分析路径困于“结构—自主”“危险—快乐”的二元对立,且不断滑向“危险”的性 / 别论述的变化趋势。对此,应回归日常生活批判与重构的可能策略与战术,以促进更为公正且不失弹性与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世界的建构。
  • 学术争鸣
    张凌寒
    2023(7): 9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违法特征并不明显,以冷嘲热讽、煽风点火、风言风语、阴阳怪气等表达方式为主,但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造谣诽谤、侮辱谩骂、侵犯隐私等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暴力违法信息。“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认定受到现有“违法—合法”信息二分的法源拘束,因违法性侵权性质不强且难以举证,存在规制介入的效率拘束,并且海量不良信息还存在惩戒难以落地的执法拘束。对于“不良信息”型网络暴力的治理,应参考家庭场域中对家庭暴力认定、介入和惩戒的方式。网络空间场域中,用户的社会弱关系和匿名性成为暴力滋长的土壤;海量用户导致个体私事极易成为大众公共问题,使得以个体行为为底层设定的传统法律制度难以适用;网暴受害者极易陷入无力摆脱的、类似家暴“受虐者综合症”的心理瘫痪状态,后续引发的受害者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法律责任亦难以认定。治理涵盖“良信息”型在内的各类网络暴力行为,须正视网络空间的场域性,为治理网络暴力单独立法以设定专门的认定规则、介入条件和惩戒手段。同时,激活网络不良信息管理制度,并针对施暴主体单独设立告诫书制度及完善相应行刑衔接制度。

  • 学术争鸣
    金泽刚, 张涛
    2023(7): 108-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不断滋生的网络暴力,亟待厘清侮辱、诽谤罪在司法适用中的争议。通过对最近五年近百个公开案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侮辱、诽谤罪的适用存在罪与非罪标准模糊、犯罪证明困难、此罪彼罪界限不清、公诉相对保守等问题,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治理侮辱、诽谤犯罪的需要。对此,必须明确“一般谩骂”与“诋毁性侮辱、诽谤”的区别;正确认识本罪与强制侮辱罪、寻衅滋事罪之间的界限;适度扩张公诉范围,对这类网络犯罪案件在入口增加“预先公诉程序”,即“按照公诉程序先行审查”的诉讼原则,并对“严重危害国家利益”作限缩解释,努力避免“权力造罪”。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王文, 刘锦涛
    2023(7): 11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碳中和已成为21世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举措与国际政治的中心议题。应对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规则的影响,在碳中和下呈现出由生产转型到国力升级再到秩序变迁的演化路径——碳排放增量空间约束迫使资源利用与生产方式发生转变,使大国的综合国力依赖于运用碳排放空间的能力和效率。碳中和主导的国力升级加快了气候治理国际共识的达成,进而带动了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博弈规则的“脱碳化”趋势,进一步引发国际秩序的变迁和重塑,并反映为碳中和下的综合国力差距、气候应对效率差异、气候责任划分争议等多重矛盾。根据这一演化路径,气候话语权将成为大国话语权的核心。面对气候治理格局的复杂性,作为大国博弈重要参与者的中国,应在碳中和带来的国际挑战和竞争中挖掘生产活动的转型机遇,重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路径。

  • 社会与文明
    林玥, 田国强
    2023(7): 132-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长聘制度作为北美研究型大学通行的教职制度,在实践中展示了其强大的制度优势和生命力。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和“双一流”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引入这一制度为契机,立足中国国情改革或调整现有的人事制度,以人才为抓手,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不过,长聘制度在本土化移植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回溯这一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借助访谈及问卷调研寻找高校教师群体症结所在,为长聘制度进一步的落地实施和教职人员的管理优化提供对策,将助力高等教育在未来一个时期的高层次人才供给。

  • 社会与文明
    刘志阳, 陆亮亮
    2023(7): 14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是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新课题,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现有文献大多忽略了返乡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未能全面深入揭示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内在机制并提出整体性对策。有别于早期农民工叶落归根式的“代际性”返乡活动和乡村贤达基于慈善帮扶目的的“扶贫式”返乡创业,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是一场以弥合城乡差距为主要使命并致力于乡村振兴的社会创业活动,整体呈现出规模更加庞大、主体更加多元、过程更加易变、结果更具不确定性等特征。破解新时代劳动力返乡创业“返不了”“不愿返”“干不好”“留不住”难题,应着力从城乡关系重塑、创业主体激活、创业载体完善、创业环境优化四个子系统入手,构建持续推进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新格局—新农人—新产业—新乡村”系统性治理框架,相关政策须着眼于返乡创业主体人力资本开发的顶层设计,更加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大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机制保障。

  • 思想与文明
  • 思想与文明
    陈忠
    2023(7): 156-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把握文明本质、反思文明兴衰。文明兴衰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相互纠缠的复杂行为过程,文明之兴源于人的正向行为,文明之衰源于人的不合理行为,行为是生成、理解文明的关键。打磨、涂层、编织三种原型行为的不断更新、转换构成了文明的变迁。转换的结构合理,也就是文明的合理化;在变迁中保持合理性,也就是文明的兴盛。行为的目的未得到有效厘清,行为的演进、创新被制约、压抑,不同行为间的融通、互鉴出现失调、隔断,是造成文明出现问题的行为学根源。现代性语境下,导致文明衰落的结构性原因是行为与制度的涂层化,即行为以及社会体制机制服务于营建表面光鲜的暂时繁荣。防范文明衰落,需要对“行为 - 环境 - 制度 - 主体”这个文明运行生态进行自觉的行为伦理调适。反省行为的目的,增加行为的公共性、质朴性、弹性,对于推进文明进步、防范文明衰败,具有基础作用。
  • 思想与文明
    户晓坤
    2023(7): 16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竞争混同于社会内卷化的一般观念遮蔽了竞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定。竞争作为由偶然性支配的人本身的交往条件,构成了资本内在趋势的外在必然性与实现方式,并构造出通过竞争实现个体自由的现代性意识形态幻想。马克思将竞争范畴界定为“许多资本”的现实运动,在一般利润率的外部性指标强制下,劳动的社会联系颠倒地表现为按照私有财产的一定比例分割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利润的平均化过程使剩余价值取得了与自身源泉及内在本质相对立的物化形态。竞争的自由表象无非意味着,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不过是资本统治的自由发展。就此而言,克服社会内卷化困境的现实出路正在于,以自由劳动的社会联合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取代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