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4(4): 1-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4(4):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薛晓源, 刘雪莲, 肖恩·布雷斯林, 庞中英, 贾克防, 刘兴华
    2024(4): 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薛晓源
    2024(4):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刘雪莲
    2024(4):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肖恩·布雷斯林
    2024(4):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庞中英
    2024(4):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贾克防
    2024(4):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刘兴华
    2024(4):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李红岩, 荣跃明, 彭兆荣, 贡华南, 王本朝, 王才勇, 方笑一, 郑珊珊
    2024(4): 3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李红岩
    2024(4):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荣跃明
    2024(4):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彭兆荣
    2024(4):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贡华南
    2024(4):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本朝
    2024(4):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王才勇
    2024(4):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方笑一
    2024(4):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郑珊珊
    2024(4):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王小章
    2024(4): 6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名号之下,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研究“阵营”:关注个体(无论是单个的个人还是单个的组织或群体)如何借助其拥有的“社会资本”来达成自身目的的研究者,倾向于将“社会资本”看作是“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可以为个体借取和使用的资源”。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如何借助其“社会资本”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从而提升社会的整体效益和福祉的研究者,倾向于将“社会资本”等同于“群体或社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体现这种关系网络性质的信任、规范、公共精神等”。个体的“社会资本”的作用显示出“强关系优势”和“弱关系优势”两种不同的情形:“弱关系优势”所体现的是信息的影响;“强关系优势”所体现的是权力不合规使用的影响,意味着特殊主义伦理处事方式对普遍主义伦理准则的扭曲。当个体的“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是由“强关系优势”所体现的权力施加影响时,个体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的“社会资本”会形成一种负相关的关系。着眼于促进整体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福祉收益,必须限制“强关系”作用,培植社会的社会资本。
  • 本刊特稿
    邹诗鹏, 郁喆隽
    2024(4): 72-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内性”概念用以描述城市在空间、资源、资本、技术、权力、人口等城市要素方面的聚焦及由此形成的城市的内在性、内聚性及内生性。城市内性既蕴含在城市社会关系及其建构中,也表现为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核,特别是城市认同。城市际性会倒逼城市内性,但城市内性是现代城市自身发展的结果。对城市内性的把握,应置于开放和流动的都市论域,要扬弃城 / 乡二元思维。传统的城市中心广场构成城市的地理及人文中心,但都市扩张形成的差异性的城市空间,也要求得到城市内性的理解,都市扩张中的城市病及其空心化现象,是城市内性缺乏的表现。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唐仪, 徐杰
    2024(4): 8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口音、口味和身份认同三件伴随终身的大事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在童年这个关键期初步形成、逐渐发展并趋于稳定,而且其时间进程和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三者一致的关键期效应并非仅源自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更非偶然巧合,而是直接关联人类大脑和肠道菌群发育过程的生理基础。这一观点在一项针对当代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得到有力确认。据此,深刻理解并充分用好语言习得、口味形成和情感身份认同的内在联系及关键期效应,有助于从孩童时期起建立个体对家乡故园和国家民族稳定恒久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
  • 学术争鸣
    陈凌霄
    2024(4): 88-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差异与冲突日益增长的国际环境中,“共同价值”研究受到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共同价值以不同主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为前提,是不同主体基于共同利益需要而达成的一致性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扎实的现实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主体间深度联结的利益链条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明互鉴,分别构成了共同价值确立的事实基础、利益基础与文化基础。
  • 政治与文明
  • 政治与文明
    沈伟, 苏可桢
    2024(4): 9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法上的重要问题。基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规则体系、价值理念与时代发展等客观条件,二者之间的互动处于动态和演进的过程。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表现为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交替主导互动过程。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互动,开始从由国际法发挥主导作用,转向以国内法的外溢和国际法化为主要模式。二者关系发展和变化的深层原因,可以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视角下的主权回归、安全泛化、治理赤字、科技发展等现实趋势出发加以检视。中国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态度参与国际法治构建,同时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为国内规则与标准的国际化提供开放性平台,顺应国际法与国内法互动的新趋势,有利于推动国际治理机制的平等共益发展。
  • 政治与文明
    王立梅
    2024(4): 10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构数据承载利益的复杂性是数据产权配置绕不开的难题。解题第一步是认清谁参与了数据价值生产,在其中发挥着何种作用。目前,学界对自然人数据来源者利益保护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而自然人参与数据利益分配的资格长期被悬置,成为数据法中被忽视的议题,知情同意等机制可能在其中沦为为资本增值服务的角色。基于数据来源是价值续造的起点、普遍免费服务并非合理对价及促进流通激励、保护数字人格等方面的考量,可以采取货币兑换、权能兑换及集体托管等路径,实现对自然人数据来源者的财产权保护。
  • 人文
  • 人文
    王中江, 陈建华, 陈赟, 刘大先, 吕存凯
    2024(4): 12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要追问,“进化”作为一个源自自然科学的概念,如何演进为成熟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观念,何以成为中国人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武器?进化主义与中国相遇后产生了哪些新的形态和景观,又是怎样促成了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今天人们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审视和反思,以从中获取全面、多元的思想资源?为回应上述问题,本期特邀王中江、陈建华、陈赟、刘大先、吕存凯五位学者,围绕“进化”及相关话语的历史语境、内在特征、关联概念、当代解读等展开探讨。
  • 人文
    相宜
    2024(4): 144-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 1938 年 10 月广州和武汉沦陷,到 1944 年 9 月湘桂大撤退,桂林凭借其在地理、交通、政治上享有的独特优势,汇聚了中国大批知识分子,书店出版事业、文学创作、戏剧、绘画、音乐、抗战爱国文化运动等随之蓬勃发展。桂林由此成为一个离散文化人身心栖息的场域,也成为中国的抗战文化城。尤其是一批海派知识分子,他们在日军空袭的暴力威胁下办岩洞学校,开展岩洞教育,筹办书社,创刊办报,开垦文化园地,传承中华文化,守护文明之火,在战火中求生存,在山河受难中追求超越时空的精神自由,与时代、社会展开抗争,并最大限度凝聚同道,形成文化磁场,创造出了桂林山水间一个个富有现代意义的全新文化空间。
  • 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
    解为瀚
    2024(4): 158-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将“加速社会”作为对当代社会的原初性诊断。可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作为诠释现代性交往的新视角,以互联网中流行的“搭子”社交为切入点,反思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步调等的加速对交往时空的异化、交往行动的异化以及交往主体的异化,考量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消弭交往异化的“共鸣”方案的行动方式与行动逻辑,以及在强大的交往异化现实面前的适用性和限制性,从观念、制度、技术层面对“共鸣”方案进行实践优化。
  • 青年论坛
    马笑寒
    2024(4): 16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梅亚苏的“科外幻”设想在两个方面受到质疑:一是难以找到纯粹的“科外幻”叙事;二是难以为“科外幻”提供统一的意义解读框架。在“科外幻”的世界里,虽然运行着相互感知的逻辑,但缺乏将表象联结起来的法则。“科外幻”这一概念强调虚构在本体论层面的可能性,而电影作为一种实验性装置,恰好能容纳这种范式。在后人类视域下,电影不仅能探索现实,更是一种考察超越人类当前经验和身份的媒介。影像的双重偶然机制——成像过程中的“任意瞬间”不可测定性和蒙太奇对影像时空的交互变换——体现了非线性和非人类中心的世界观。电影的“科外幻”特性允许影像相互映射为可能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叙事和时间感知界限,同时也促使观众以多重视域和逻辑去理解电影,探索后人类时代可能出现的多元现实。
  • 英文摘要
  • 英文摘要
    2024(4): 177-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