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刊物全文
  • 刊物全文
    2024(8): 1-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期目录
  • 本期目录
    2024(8):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 圆桌会议
    浦兴祖, 曾峻, 田雷, 桑玉成, 程竹汝, 张贤明, 商红日, 孔繁斌, 上官酒瑞
    2024(8): 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浦兴祖
    2024(8):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曾峻
    2024(8):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田雷
    2024(8):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桑玉成​
    2024(8):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PDF Mobile ( 6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程竹汝
    2024(8):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张贤明
    2024(8):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商红日
    2024(8):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孔繁斌
    2024(8):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圆桌会议
    上官酒瑞
    2024(8):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何怀宏
    2024(8): 37-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研究人性,可以考虑提出一个对人性的分析结构,这个结构大略划分出人性的主要因素,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乃至呈现一个总体样貌。但它也是一个形式的结构,或者说对各种实质性的解释和观点开放。研究人性的途径和方法可以考虑以事实为先,甚至先以经验为主,注重分析的方法。一些哲学抽象及形而上学的概括则应在观照事实的基础上谨慎进行,以不脱离或违背真实的人性。为了展示这种结构的应用方法,可以尝试对基本的“欲情知”三要素进行初步分析。
  • 本刊特稿
    韩克庆, 赵晰
    2024(8): 4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福利依赖是各国福利政策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具有多维内涵表现。“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城市调查数据和主客观多维指标的聚类分析显示,城市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存在长期性、持续性受助依赖现象,但低保家庭多数并不存在零就业的情况。福利依赖整体上体现在制度设计层面而非个体行为层面。城市低保家庭的福利依赖主要表现为六种类型,包括主观依赖型、长期依赖型、持续依赖型、典型依赖型、短期依赖型、深度依赖型。为应对制度衍生性福利依赖,政策部门可从制度建设上着力优化,推动低保制度的减负松绑,建立定期轮换制度,提高低保对象的工作能动性。
  • 学术争鸣
  • 学术争鸣
    王晓明, 罗小茗, 张淳, 李鹏飞
    2024(8): 5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中国社会近四十年的巨大变化相比,我们的文科对这些变化的反应是明显迟钝的。举个例子,目前通行的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中,依然看不到像“性别研究”“都市研究”和“文化研究”这样一些在全球早已规模甚大、相当成熟的学科。不要以为这只是学科名目更新的滞后,当实际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已经如此巨大而深刻,迫切需要大批研究者及时对其展开广泛和深入分析时,在一个像我们这样习惯于按照学科规制来做事的学术领域里,学科名录的这种缺乏更新其实意味着,至少我们的很大一部分学术和思想活动是与社会现实存在脱节的。更不用说,就像理工科的进步不足,必然会拖累文科的进步一样,文科的颟顸迟钝,也一定会深刻地拖累理工科发展。我甚至觉得,广义的文科在履行它对社会进步的学术和思想责任这一方面的明显孱弱,是从一个角度暴露了另一个范围更大的问题 :今天中国的文化状况,是不是正在拖整个社会进步的后腿?我们文科的这种现状及其社会后果,自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且不说社会各界这些年日益尖锐的批评,也不说众多文科学者自身的不满,单是从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至今,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布建设“新文科”的要求,就已经将对于文科现状的不满和期待表达得非常明确了。
    什么是“新文科”的“新”?如果不是仅仅将这个概念看成一种官方要求,而是更清楚地意识到它所表现的整个社会对当前文化状况——不只是大学文科——的日益强烈的忧虑,我们就不能仅仅从某些官方文件目前所明确的角度——例如“数码化”——来理解这个“新”:这是把事情理解得太窄了。我们的文科必须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对于社会巨变感应迟钝和懦弱的现状,尽快通过自身

    的进步来有力地履行文科对于社会进步的知识和思想责任,这才是“新文科”之“新”的基本含义吧。事实上,仅仅从经济或者科技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对于“新文科”的迫切需求,或认为文科的“新”就在于从譬如数码化的角度来配合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这本身就从反面确证了“新文科”为什么如此重要 :正是因为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不能理解新的社会形态早已对文科进步形成新的需求,我们才会将“新文科”的“新”理解得这么狭隘吧。

    文科范围内的一些学科,尤其是一些在文理交叉领域中形成的学科,例如管理学和金融学,它们的确有责任配合经济和科技状况的变化及时贡献自己的效用。但整体而言,文科对于社会最重要的责任,是及时去回应社会变化所提出的那些根本性的大问题,那些关乎人类命运和社会未来的大问题。最近三四十年间,这样的新提出的大问题已经排成了一长串,单是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那种将人定义为“生存竞争”下的“求胜者”的观念,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何为人之根本”与“何为社会之本”这样的哲学式大问题。

    我们不但要重新思考大问题,更要将对大问题的新答案落实为应对现实社会及世界事务的新思路 :如果这么来理解“新文科”的“新”,那就很显然,这个“新”的基本含义,是不可能靠仅仅出台几份文件来实现的,而是要由全体文科学人通过切实的努力,一步一步地填充和夯实的。
    如果这么来看,有一件事情就值得认真做了 :“新文科”的要求已经提出了多年,我们的大学文科在这方面究竟做得如何?比如说,在把握和回答那些大问题上,我们形成了哪些新的思路?最近十多年来,大学文科的学术和教学制度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对“新文科”的建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类似的值得检讨的事项可以列出许多,但我们的这一组文章,却选择先来检讨其中的一个问题 :这些年大学文科制度的新变化与“新文科”的建设目标,实际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了一个契机 :这组文章的作者所属的文化研究学科(Cultural Studies),从 2001 年建立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到 2005年建立文化研究系(Program in Cultural Studies), 再到 2010 年设立文化研究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已经走过了二十年。 从教学到研究,从纸面出版到网络平台建设,从参与社会良性文化的实地建设,到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我们有了许多正向的积累,也有不少不成功的教训 :二十年的时间,真是很长了。
    这也许是我的偏见 :以“当代性”“跨学科性”和“批判性”为醒目特征的“文化研究”,是一种正切合“新文科”要求的知识和思想活动,因此,上海大学文化研究学科二十年的发展经历,正构成了一个检讨上述问题的恰当的标本。我还认为,在今天这样的文化情势下,对“不成功的教训”的检讨,是比对“正向的积累”的陈列更为重要的 :在努力回应社会需求的道路上,我们的文科还
    远没有到可以欣喜地检点成绩的时候。
    当然,即便选定了标本,即便只聚焦于它的困难和不成功的一面,也还有一些重要的方面,例如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无法在这一组文章中得到呈现。以下四篇文章的聚焦点分别是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的招录和培养、对教师的考评、新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对博士论文的评审这四个方面,虽然都会涉及其他方面的状况,但都只能简略提及,不展开谈了。
    尽管如此,这一组文章实际触及的有关大学、文科学术、教师和学生等的问题还是相当多面,并不单一的。由此展开的分析和判断,也多有值得介绍的部分。但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先报告一下四篇文章的一个共同的结论 :最近十多年,在我们的大学里普遍展开的这一套覆盖教学、研究和人事管理的新的学术制度,虽然有值得理解的成因,有的部分也能起到不错的作用,但整体而言,它与“新文科”所指的方向多有不合,甚至有南辕北辙、彼此冲突之处,因此,它需要尽快得到足够的检讨和改正。



  • 技术与文明
  • 技术与文明
    魏屹东
    2024(8): 8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自然认知演化的生命、感知、意识、心智和智能的内在发展逻辑,在结构、功能和行为上模拟,人工认知挑战自然认知的相应认知策略呈现为:人工生命的指号表征认知策略,其自主性源于内部的指号显现能力;人工感知的预知性表征认知策略,从面向现在的能力进化到面向未来的抽象认知能力;人工意识的语境涌现认知策略,将意识视为一种聚集行为,一种产生于动态在线互动、自主主体与其所嵌入的环境的耦合过程;人工心智的多智能体交互生成策略,通过调节交互主体的行为提升主体的认知能力;人工智能的文化塑造认知策略,设想将文化适应性嵌入人工认知系统,以便创造出基于文化的抽象符号表征。这五个方面的挑战预计会对未来人工智能在认知能力上的提升有重要启示。
  • 技术与文明
    周亦垚, 蓝江
    2024(8): 96-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左翼思想中的最新成果,该思潮主张资本主义正在以一种倒退的形式——封建主义——走向终结。其封建性特点主要体现在类土地概念的回归、附庸关系的加深以及云贵族产生后等级秩序与权力架构的重新分配上。在传统的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基础上,技术封建主义提出了资本的第三属性,即资本具有对他人实施行为矫正的权力,这正是数字时代平台作用于用户的真实写照。不过,通过与马克思的对比就能发现,瓦鲁法基斯对资本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他试图通过证明利润变成地租、市场变成云封地来反证资本主义的灭亡,这一方案是失败的。我们必须明确消灭资本主义的关键是要回到以剩余价值为基础的剥削方式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只要剩余价值和私有制不消失,我们就不能轻易地说出“资本主义已死”。所以,技术封建主义在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带上雅努斯面具之后的双面伪装。
  • 技术与文明
    王中原
    2024(8): 10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兴人工智能将深刻重塑当代政治,催生一系列前沿的政治学研究议题。新兴人工智能通过重构信息机制、交互机制、决策机制,对政治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突出表现在政治输入(选举政治、协商政治)、政治过程(政治代表过程、公共政策过程)、政治输出(政治回应、政治问责)三个环节及其六大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完全中性,新兴人工智能的内在技术属性决定了其内嵌的功能和风险,这些功能或风险会在不同的人机关系结构中被放大或遮蔽,呈现出多样的组态和生态。政治场景相较商业场景更具敏感性和冲突性,技术风险极易扩散为政治风险,对国家统治、政民关系和社会稳定产生冲击。然而,从“智能技术”到特定“政治后果”并非因果必然,其间受到制度环境、应用场景和治理策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规范人工智能的政治应用可从开发者、使用者、监管者三方着手,并结合“技术路径”与“关系路径”展开。深度智能呼唤深度民主。
  • 社会与文明
  • 社会与文明
    吴海瑾
    2024(8): 119-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产业、科技、人口等多重向度,区域发展从空间维度见证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演进,是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的重要视角,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探寻新质生产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理据和价值意蕴,有助于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发展的共生关系,推动由传统要素组合形成的传统发展模式向新的要素组合及新发展模式转变。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最大独特性。当前科技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调整加剧了区域新极化趋势和生产力水平纵深式分化,直接影响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全局性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因此,应基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并优化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形成高水平的新质生产力定制化培育方案和差别化推进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社会与文明
    王彬
    2024(8): 12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案同判的关键是相似性判断的证成,这需要借助类比论证来实现。运用论证型式解析类案判断,相似性判断可被分解为数量相似性、相关相似性和决定相似性,分别对应“哪里相似”“何种相似”“为何相似”的批判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量化计算的方式对案例的相似度进行精确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类案的智能推送。而无论是相关相似性还是决定相似性的判断,均需借助法官的价值判断来完成。对此,法律人工智能将价值判断转化为经验判断,能够为法官的类案判断提供参考。但是,其无法代替法官选择类案判断的实质标准。因此,案例系统作为智能工具,在辅助法官进行类案判断时有明确的限度,不能依此消除合理的差异化判决。


  • 思想与文明
  • 思想与文明
    江怡, 李然
    2024(8): 14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量子力学理论对经典物理学的突破,重新考量因果关系和时间性迫在眉睫。当定域性不再是构成量子作用的必要条件时,量子纠缠现象对以时空联系为规定性的传统事本体论产生直接冲击,对以客观事物实在性为基础的现代定域实在论提出挑战。由于传统本体论无法解释微观世界,量子力学也无法解释宏观世界,逆向因果论就成为第三条出路。该路径对因果性概念重新作出解释,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时间顺序在因果关系中随之成为一种偶然特征。已有的时间理论将时间概念作为心理方式难以应对量子力学的挑战,而符合我们直觉的因果关系也无从解释量子力学。我们将“时间反演对称性”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时间概念,基于对可能世界的理解,以反事实条件句为前提,对原因和结果的区分不再依赖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当代学者仍难以对逆向因果和时间反演对称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两者应分属不同的解释模型。
  • 思想与文明
    李康, 邓宏图
    2024(8): 154-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核心要义是建立起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型国家,从传统农耕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晚清政府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地权结构和租税制度,农业剩余大部分被地方精英“截留”;另一方面在内外冲击的境况下,“厘金财政”和“债务财政”
    加剧了中央—地方财政二元分离的格局。两者的叠加使晚清政府始终无法摆脱“税收困境”,最终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了政治危机。因此,重建国家官僚组织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模式,革新旧体制下农业产出大多成为地主租金而非国家税收的财政制度,使农业剩余更有效地转化为工业资本积累,成为近现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核心议题。
  • 思想与文明
    牛嗣修
    2024(8): 169-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排荀运动”是晚清思想史和政治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梁启超不仅是这场运动的发起者,也是运动的组织者、宣传者和总结者。梁启超虽然倡导“排荀”,但同时也体现出“尊荀”的一面。“尊荀”与“排荀”交织的思想特点,显示出梁启超基于传统观点和现实变革
    需求对荀子丰富思想的灵活运用。梁启超的“排荀”最初偏重学术,后转向政治并与反对专制、倡导民权联系起来。流亡日本之后,他在西方启蒙思想基础上深化了对专制制度的认识,开启了对专制思想的直接批判,由此“排荀运动”完成其使命而结束。梁启超借“排荀”以促进社会改革,是对传统思想资源的批判性利用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了其思想探索的丰富过程和经由学术变革、政治变法以匡时济世的理想。
  • 英文摘要
  • 英文摘要
    2024(8): 176-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